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1 道试题
1 .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的职责。
2023-11-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东升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周人的这种统治机制(     
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秩序
C.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局面D.直接解决了地方叛乱的隐患
2023-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实用性备考联考(四)历史试题
3 . 《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A.崇尚战争的技艺和勇敢精神B.严格遵循“仁”和“礼”的原则
C.贵族活动礼仪化色彩依然浓厚D.军事演习已经有明确的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朝统治之下,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万邦”时代向早期国家过渡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
5 . 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法令,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设置36处盐官,分布在27个郡;至少设置48处铁官,分布在40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则特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即120钱,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是什么机构。

材料三:



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秦朝形势图

图3元朝形势图(1330年)
(3)运用地图等相关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023-11-13更新 | 1038次组卷 | 17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原来铸鼎,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这表明(     
A.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B.青铜器的实用性很强
C.贵族生活普遍很奢靡D.当时祖先崇拜很盛行
2023-11-0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唐朝的相权可谓是由集体领导的,在这一集体领导体制下,至少有皇帝、中央政府和朝廷监督的代表三方共同构成一个集体权力机构……且这种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些政治制度本质上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央政府组织的特点,并分析这一设计的作用。
2023-11-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记》记载,西周开国功臣太公望被封到齐国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产”。据此可知,分封制(       
A.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B.扩大了国家的统治范围
C.加强了军事强权控制D.有利于文化交流与认同
2023-1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王三恪”制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此后新建立的王朝,会册封前两朝或三朝的王室子孙,以示尊敬。周灭商后,商纣王的子孙被册封为西周的“二王三恪”。这说明(       
A.世袭制是该制度实施的前提B.分封制根植于久远的文化传统
C.西周时期民族融合逐渐兴起D.史书关于纣王的记载有待考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