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5-11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提出来的,但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帝”这一神灵的信仰与崇拜。西周以前,“天命”高高在上,具有绝对权威。西周以后,“天命”逐渐具有“德”的内涵,“德位相配”成为时人共识。这一变化(       
A.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
B.表明君权神授观念迎合专制加强的需要
C.有助于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创造理论依据
D.折射出德才兼备成为选任人才的主要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中个人的能力。这种做法(     
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王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队(王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和专业的技工,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和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由此可见,周代的分封(     
A.限制了地域内阶层流动B.利于推动异质文化间的互动
C.承续了夏商的统治方式D.扩大了国家疆域的统治范围
2022-12-23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武王灭商后,对原商统治的地区“复盘庚之政”,对鲁、卫两国要求“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即顺从当地的民俗,奉商之正朔,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这些措施(     
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6次组卷 | 25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人在立国之前,从民间到官方,都是多神崇拜的。祭祀对象也“杂”到上自天界的各种神灵,下至自然界的万物鬼怪,以及自身的宗祖。自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之后,就把上天视为君主的保护神,开始了隆重的祭祀活动,历世不绝。秦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A.表明崇尚自然成为主流思潮B.目的是强化君主之权力
C.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神秘色彩D.利于强化血缘宗法关系
8 . 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携长子姬括与少子姬戏至镐京朝觐周王。宣王仅因偏爱姬戏,便一意孤行扶持姬戏登鲁公君位,是为鲁懿公。懿公九年,姬括之子伯御攻杀懿公自立。这样,鲁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公室内乱,材料反映出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王室衰微已成大势
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楚国是周初成王正式分封的一一个只有五十里地的子爵小国,地处江汉流域。经过历代楚王的开疆拓土,由“土不过同"(注:同,面积单位,井田制下百井为一同)的最尔小邦发展为“楚地干里”的泱泱大国。楚国的崛起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礼乐制度的瓦解
C.中央集权的衰落D.分封体系的崩溃
2022-05-24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西周时期车马祭祀制度,国君一级应随葬10车,大夫一级应随葬5车;但据考古发掘,在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墓里发现13辆殉车,大夫梁姬墓里殉车19辆。这说明当时(       
A.统治基础动摇B.权力财产分配不均C.神权色彩浓厚D.政治秩序面临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