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1068次组卷 | 16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按照夏商两朝的惯例,对尧、舜、禹和纣等的后代实行分封。直到周公旦完成东征之后,才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逐步完善分封制,这就是“周初大分封”的由来。这说明“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周天子权势的上升B.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C.使国家可以有效控制地方D.是对武王分封原则的继承
4 . 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
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
2021-05-09更新 | 1535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押题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5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
A.由古人所处客观环境决定B.与圣人个人意志紧密相关
C.促使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D.有利于周代政治稳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成文法在社会上得到了普及B.礼乐制的教化功能日益加强
C.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变革D.宗法制度的影响力日渐消亡
7 . 西周文献和金文中频繁提到了“孝”,主要含义有两重:一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祀奉,二是对生身父母的孝养。相关记载以前者为主,后者甚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逐渐形成B.宗族是主要社会单位
C.血缘关系日趋淡化D.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
8 . 在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有簋(guǐ)鬲(lì)小口瓮等,其中侈口厚唇簋、联裆鬲分别体现了商朝和西周的文化风格,小口瓮则呈现燕地文化的特点。这些出土文物
①是研究燕地制陶技术的实物史料 ②全面反映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③有利于研究燕地的社会生活状况 ④体现了燕地多样文化融合的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4-20更新 | 612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公摄政时,在武装镇压了商纣王子武庚、周武王兄弟管叔及东方夷族等叛乱后,大规模营建新都洛邑,大行封建,并“制礼作乐”。这些举措
A.确保了王位传承的秩序B.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D.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1-04-20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数量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诸侯国之间战争数量渐趋增长B.姬姓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消亡殆尽
C.周朝传统秩序走向瓦解D.血缘关系随战争进程逐渐加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