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5 道试题
1 . 商朝末年,周武王联合各部落,结成克商联盟灭掉商朝。周初通过分封诸侯不仅改变了克商联盟的联盟特征,而且也建立起根本不同于殷商的严格政治秩序,诸侯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周王的手中。由此可知,周初分封
A.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了宗法体系的建立D.强化了统治权力的等级性
2020-07-06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示范高中(四平一中、梅河口五中、白城一中等)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春秋考古发现,一些东方封国的诸侯卿大夫墓,到西周后期和东周前期,葬制仍保持周俗。这说明当时
A.礼制文化影响深远B.东方民间风俗落后
C.各地文化高度统一D.实现地方垂直管理
3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据此可知
A.王位世袭淡化了家天下色彩B.宗法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新制度需要突破宗族性规制D.分封制建立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4 . 周王诸侯分封册命时,一般以盟誓方式进行。提出“不违王命、不废王命、夹辅王室”等要求,受封诸侯表示服从并接受周王赏赐的财富和官位,相互申明背盟将受到的惩罚。盟誓传统的实行表明
A.满足受封者追求荣耀的心理B.强调仪式感和受命于天的正统性
C.受封者因军事威胁服从统治D.周天子实现了对各国的直接管理
2020-07-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届高三最终押题考试(一)历史试题
5 . 西周分封是先有爵后有地,即西周的分封制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渊源较近,二是有较大的功绩,两者具备就封给爵位,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者互不从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侧重于(     
A.奖赏功臣和王族B.政治控制加强统治
C.中央权力的集中D.层层分封互不从属
2020-07-0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2年发掘的北赵晋侯墓是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晋国国君及其夫人的专用墓地,共发掘了九组大墓,墓主均为晋侯及其夫人。M64 断定为晋穆侯费王墓,M62为夫人墓,M63 为次夫人墓。M62墓主陪葬三鼎四簋,墓葬排列顺序仅次于晋侯墓,M63墓主陪葬三鼎二簋,位在最次。这说明
A.西周时期实行一夫多妻制B.春秋时期宗法制已瓦解
C.晋国践行三纲五常伦理观D.先秦时期等级制度森严
7 . 《诗经·小雅·角弓》云:“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诗中内容主要体现了哪一巩固统治的手段
A.礼乐制度B.宗族制度C.分封体制D.道德教化
2020-07-0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择取截至2014年3月已公布的西周至战国时期共2000余件刻有15字以上的礼器铭文加以分析,制作成数据图,以考察其特征。下列有关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注:宗族类铭文,主要指制作该鼎的主要目的与宗族有关,如在宗族祭祀、陪嫁、宴飨等场合中使用,镌刻着“用作朕文考某某尊彝”,或“用作宝鼎,用飨朋友”之类的话语,或缀以“子子孙孙永宝(保)用”类的愿望。)
A.说明先秦时青铜铸造技术逐渐衰落B.反映了分封制发展渐趋完善的过程
C.体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局面D.表明传统血缘贵族社会的消亡
2020-07-01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6月押题历史试题
10 . 周初有徙封制,如鲁国,始封在河南鲁山,周公因经营东方需要,迁国至山东曲阜;燕国,始封在河南郾城,召公因经营北方需要,将国先迁至河北,后又迁至今北京地区。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防备异姓贵族而将其迁至偏远地区   ②为周王室建立了新的藩屏
③诸侯争霸战争导致周初的政局动荡   ④扩展了周文化的覆盖区域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6-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