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6 道试题
1 . 西周早期,天子册命不如因军功而受周王奖赏重要,且次数较少、无固定流程;西周中期开始,王室册命形成固定化的程序,并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以“十分官僚化”的语言记录于青铜器上。这一转变反映出西周(     
A.周王权力日渐衰落B.王室行政制度化倾向
C.官僚政治得到发展D.社会转型的趋势加强
2023-12-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分封制下,周王赏赐官员地产,所赐地产一般从渭河谷地一带有限的王室土地资源中分割。由此可推知,分封制(       
A.极大扩展了周文化的范围B.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
C.隐藏天子权威衰弱的危机D.依赖于土地私有制度
2023-12-15更新 | 57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分封制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但也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地方分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集权色彩。他会运用以下哪一史料(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早期,“国人”的军队编制和乡邑编制是相结合的,统帅军队的“师氏”也是掌管“邑人”的长官;王畿内军队要设司土之官,司土即司徒,掌握土地及征伐徒役,如“王乎(呼)乍(作)册尹册命柳,司六师……阳佃事”。这一制度设计(     
A.被地方诸侯国严格遵循B.彰显了鲜明的家国同构色彩
C.源于行政机构的官僚化D.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2023-12-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据《左传》记载,周初,周王在册命仪式上让鲁侯宣誓效忠于周,按周王室命令行事。册封蔡仲的命书中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让蔡仲宣誓不能像他父亲蔡叔那样违背周王命令。周王之举意在(     
A.弥合族群间的巨大差异B.提升治理地方的能力水平
C.明确宗族内部等级尊卑D.加强诸侯与王室政治联系
2023-12-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北京西南的琉璃河发现一处西周遗址,其中一座大型墓葬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揭示,墓主“克”是燕国国君。由此可知(    
A.《史记》所载史事完全真实可信B.周的政治势力已达到今北京一带
C.周朝的政治统治中心发生转移D.周天子对北燕地区实施直接管理
2023-12-07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礼制”的确立与完善(       
A.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B.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
C.消弭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礼》中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王之主要妾)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的记载。这一现象(     
A.体现出西周君王奢侈腐败的生活B.反映了儒家对后宫治理的影响
C.表明王朝内统治秩序的持续稳定D.具有宗法社会等级鲜明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史记·晋世家》中自西周建立伊始的晋国国君世系(父子相传)的记载与北赵晋侯墓地发现的晋侯墓在数量上是相符的。然而,至西周末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自立,是为文侯。”之后,“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晋国(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礼乐制度落实具有渐进性D.宗法制丰富了内容而淡化等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