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
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
2 . 下表内容是古籍中对先秦城市规划的记述,所反映的城市规划理念是(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杜,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
“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左传·隐公元年》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承马》
①彰显统治者的权威                              ②与经济制度相适应
③人与自然互相适应                              ④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公认为,殷商“失德”,故上天终止殷商之命而眷顾于周,周人由此获得天命。后代周王也常以天命训诫同姓或异族领袖,表示其先祖辅佐周先王,而他们也要秉持先祖之德,捍卫周王。周人对“天命”的阐释旨在(     
A.巩固分封秩序B.构建华夏认同C.宣扬天人感应D.践行民本思想
2023-01-29更新 | 56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公继承并改造了殷人祭祀“鬼神”的传统,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知识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宗教神学逐步成为礼乐制度的附属。这表明西周(     
A.尊神事鬼的观念已经消亡B.早期人文思想逐渐萌发
C.礼乐制度丰富了宗教文化D.民本思想在变革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这体现了(     
A.“以德治国”的思想B.“敬天保民”的思想
C.“民为邦本”的思想D.“忠君爱民”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初年,一些封国地处边远,极度落后,如齐国封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少五谷而人民寡”;而到春秋初期则出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繁荣景象。齐国的变化说明分封(     
A.加强了地方割据倾向B.增强了国家认同感
C.冲击了宗法等级观念D.有助于边地的开发
2023-01-01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小宗世袭为大宗家臣,异姓亦可世袭为家臣。到春秋,家臣势力逐渐增强,由西周的“宗法性家臣”发展成春秋后期“执国命”的“陪臣”。这一变化推动了(     
A.官僚政治的形成B.世卿世禄的终结
C.专制王权的衰落D.宗法观念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周天子每年正月初一向全国颁布的教学纲要“十有二教”中,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乱”。据此可知,商周时期的音乐(     
A.明确宗法等级秩序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D.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10 . 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     
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