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

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患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09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复旦大学孙磊教授指出,周代作为宗法意义上的“家”文化从一开始的立法制度中,就不能简单地被等同于血缘之私,而必须从维护共同体文明的凝聚力的公共意义上来理解,此乃“殷道亲亲,周道尊尊”所强调的尊尊大义。其意是指周代(     
A.建立宗法制旨在凝聚亲情B.官僚政治已基本取代贵族政治
C.具有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D.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代祭奠记载,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矣,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层等级森严B.礼乐制度丰富多彩
C.畜牧业经济的发展D.等级秩序规范有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A.巩固了分封制度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D.推动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神权政治为核心B.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C.源于自然风土民情D.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7 . 西周前期,通过对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周朝国家实力迅速发展,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这客观上促进了(     
A.周朝疆域的扩大B.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C.华夏文明的认同D.宗法分封制的全面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5-11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泰和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考古研究表明,西周初期,作为殷遗族氏和商文化重要标记的金文族徽铜器分布较为分散,其名称、类型也大多与商代晚期相同;但到了西周晚期的殷遗后裔墓葬中,有些铜器已不见族徽,器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周礼“重食”的特征。这表明(     
A.殷商遗民丧失本族特征B.周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
C.西周农业生产水平提升D.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