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礼规定,天子驾崩后各诸侯王应亲自至王城参加丧礼,且同姓诸侯国君应丧服三年,但史书记载,“周灵王驾崩,郑国君有事,子展使印段往。(印段是郑国下卿)”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等级秩序不复存在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周天子已大权旁落D.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2024-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4·河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西周晚期,出现了大量有关于重视血缘与宗室的诗歌,如“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邦家”、“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尤其在贵族之间,这种重视兄弟家人情谊的表现则更为明显,乃至成为了他们苦苦呼吁的事情。这表明(     
A.宗法制出现了危机B.贵族之间矛盾增大
C.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成为共识D.文学水平提高
2024-02-25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河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西周金文所见单一族徽有729种,复合族徽有360种。这些族徽绝大多数都是从商代晚期沿袭而来,如冉、息、何、光、尹、舟、弓田、争、象、虎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商周之际(     
A.华夏认同的发展B.血缘政治的延续C.族群融合的频繁D.地方制度的传承
2024-02-2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孕育到成熟,华夏旧文明跨越2000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类文明一样,都属于神权与王权合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历史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与献祭。但周灭商后,以杀戮和人祭为特色的华夏旧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营造的新华夏文明。周公消灭了旧华夏文明及其相关记忆,打破了族群血缘壁垒,让尘世生活远离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类族群的差异看作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华夏文明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在3000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摘编自李硕《翦商》

材料二   许多海外汉学家在论及中国宋代时,似乎特别喜欢使用“革命”之说,比如英国汉学家伊懋可认为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经济革命”,包括农业革命、水运革命、货币和信贷革命、市场结构与都市化的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日本学者斯波义信也提出“宋代经济革命”说,并列举了宋代的农业革命、交通革命、商业革命以及都市化方面的重大变迁。《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说:“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美国学者郝若贝则认为宋代中国出现了“煤铁革命”。仿佛不用“革命”一词,不足以强调宋代文明与之前时代的深刻差异。自从日本的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19世纪末率先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宋代的近代化色彩一直是海外汉学家讲述宋朝历史的最重要母题。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为“商周之变”撰写简要的名词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宋变革的特点并选取两个层面的史实对“唐宋变革”予以说明。
2024-02-24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金文族徽是商代以来的家族组织名号,常见于商周青铜器。西周时,殷商遗民在被分封给各诸侯国时仍可以使用原有的族徽,今考古发掘证明一个叫冉族的殷商遗民的金文族徽在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宝鸡、凤翔,山东临朐,湖北荆州等地均有较多数量的出土。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华夏族群认同意识有所增强B.分封削弱了殷商大族的势力
C.青铜器制作的地域特色鲜明D.宗法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据考古发现,河南浚县出土的卫国铜器、山东曲阜出土的鲁国铜器、北京琉璃河出土的燕国铜器和山西天马出土的晋国铜器等,在形制、纹饰特别是器形上,皆与西周王畿地区出土的背铜器基本相同。这反映了西周(     

A.王畿范围持续扩大B.政体的基本特征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D.文化的多元一体
2024-02-16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周代青铜器铭文中有一类“A之孙,B之子”的称谓方式,时常被用作做器人自报家门的表述。有时这种称谓是对做器人父、祖的实指,但更多时候“A之孙”的部分是虚指,被用于追溯在家族史上尤为显赫的某位先祖。据此可知,这类铭文(     
A.标志着孝道成为主流价值B.体现了贵族界定自我身份的习惯
C.反映出天道鬼神观念瓦解D.表明华夏族文化认同的初步形成
2024-0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这反映了西周封建的实行(     
A.核心是神权政治B.源自于自然风土民情
C.基础是宗法制度D.具有天下一家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礼记·曲礼下》中对于西周祭祀礼仪有记载: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这反映出西周(     
A.注重维护和规范等级秩序B.祭祖习俗十分盛行
C.人们的人文意识渐趋加强D.周王牢固掌控地方
2024-01-3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024·甘肃·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示意“封”“郡”二字的字形结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材料二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从表中字形结构演变来分析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异同点,并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4-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2024年1月“九省联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