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       

A

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

《甲骨文合集》

B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

《史记.管蔡世家》

C

令克侯于燕

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

D

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

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

A.AB.BC.CD.D
2023-09-0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由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来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些新建的基地成为地域性的次级“统治中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冲击贵族血缘政治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利于形成层层拱卫D.具有监临督察的特点
2023-09-01更新 | 58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中国国家、社会发展历程以及族与国的融合状况出发,根据血缘与政治、国家与宗族以及亲疏与等级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将中国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氏族社会、贵族社会、豪族社会、宗族社会,每两个阶段中间有过渡期。如下所述:

时期范围
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过渡期:尧舜禹时代)
贵族社会夏至春秋(过渡期:战国)
豪族社会秦至唐(过渡期:五代十国)
宗族(平民化)社会宋至清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任选一时期并加以论述。(说明:可以赞成、否定材料观点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00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侯外庐先生以恩格斯的“家庭、私产、国家”三项为指标,用作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他指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起源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陈代谢,新的冲破了旧的,这是革新的路线;后者却是新陈纠葛,旧的拖住了新的,这是维新的路线。可见“革新”与“维新”是古代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形态。

——摘编自江林昌《环地中海与环太平洋:古代世界的两种文明形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文化文明的“革新”与“维新”,自拟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16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在“封土建国”“主权分散”含义上,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土地、人民和权力被层层分封;有采邑(领地)的世袭贵族,对上面的王者,既承担军事及财赋义务,又具备政权独立性;对下面的采邑内的附庸,则是政治、经济上的主宰者。这些特征是东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

西欧的封建制度,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崩解后,战乱频仍、匪盗横行的背景下强权者通过提供保护以赢得对民众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种互患性契约关系,可称之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相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06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礼乐制度下,周天子在中央设立“辟雍”"学宫""大池”等教育机构进行军事教育。同时,诸侯国及卿大夫也设置了"泮宫""庠""序""校""塾"等学校,以保证基层军事教育的普遍推行。这说明当时(     
A.官学教育是礼乐制度的根本保障B.注重通过军事教育提升军队战斗力
C.已经实现中央和地方的有效统一D.礼乐制度渗透于军事教育内容之中
2023-06-20更新 | 1188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10 . 《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
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权弱化
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
2023-05-21更新 | 606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钱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