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商周工匠中的“工隶臣”属各级世袭封君,封君可凭个人意志主宰他们;秦朝则规定“工隶臣”为国家所有,只能依据法律和其他制度处置“工隶臣”。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匠社会地位显著提升B.工商食官制度趋于严密
C.国家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4-05-13更新 | 3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诗经》中《卷耳》、《采薇》等篇描述了西周时期妇女们采集荇菜、卷耳、野麦、野桃、野李等的情景与心情;在《野有死磨》、《兔爰》等篇中记述了西周时期猎人们捕获獐、鹿、雉、鹑、兔、獾,渔夫们设网捕获鳣、鲔等的情况。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仍存在着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B.农畜牧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形态
C.农畜牧业的出现促进文化传播D.人们怀念原始社会集体劳作的快乐
3 . 西周初年,周公要求诸侯“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士大夫不杂于工商”,致力于心怀天下的事业。同时规定“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由官府设工正、贾正进行监督管理,按人户编制,世代为奴,不准迁徙改业。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落实了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B.通过社会分工加强国家治理
C.周王赢得了“天下共主”地位D.塑造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2024-03-02更新 | 4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 1 号祭祀坑出土的龙虎尊(左)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右),两件文物成器时间不同,但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相似,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B.领先世界C.自成体系D.多元一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6 . 出于对农业的重视,西周王室设置了层层农官管理农业生产,各诸侯国也仿照王室,有一套类似的农业管理职官体系。农官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管理,如农田规划、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7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C.土地国有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
8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06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
        
   青铜大立人像台座                           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10 .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
B.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
C.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D.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2023-05-18更新 | 512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