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周厉王时有两件铜器,一个是鬲攸从鼎,另一个是鬲从盨。前者叙述鬲攸从分田地给攸卫牧,而攸卫牧没给报酬,遂成讼事;后者叙述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结果都顺利成交。这一记载说明(     
A.诸侯权威遭到挑战B.分封体制瓦解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D.井田制度松动
2024-03-16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古时之公田称“籍(借)田”,借民力之意。西周康王时,《令鼎》铭载“王大籍农于淇(谋划)田”。每至春耕时,天子会率职官与诸侯在公田上举行“籍礼”,并以籍田之出产供奉宗庙。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土地共有同耕B.小农经济兴起C.宗法制度确立D.井田制度强化
2023-12-26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侯江波在《浅析鼎由食器演变为国之重器的过程及原因》中,分析了青铜鼎从原有的食器到祭祀礼器,最终上升为国器地位。夏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象征九州,示夏王为天下共主,顺应“天命”,国灭则鼎迁。商周把定都建国称“定鼎”。“鼎”的地位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     
A.鼎的铸造工艺相当复杂B.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C.鼎代表了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D.鼎体现了天下百姓的意愿
2023-03-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制造工艺,某地以“奇雄宝器——古代青铜铸造术”为题举办展览。其中,多数精品应该出自(     
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023-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礼器B.农具C.食具D.兵器
2022-11-24更新 | 1209次组卷 | 7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西周时期,春耕开始之际,周王及诸侯要到相近的公田上举行籍田礼。《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一做法(     
A.表明了国家对土地的占有B.体现了礼仪教化至上的政治理念
C.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D.有利于营造重视农业的社会氛围
7 . 《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体现出当时的居住方式是(     
A.地面筑屋,B.穴居C.半穴居D.巢居
9 . 《礼记·月令》记载:“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这说明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已经
A.开始自成体系B.与手工业结合
C.以粮食生产为主D.注重精耕细作
10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