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商周交替之际,有一批商人或受商文化影响的人群经鄂东南越过长江,溯湘江而上到达黄材盆地。这些人南来时,不仅带来了大量商代青铜器,而且带来了中原先进的铜器铸造技术,他们在沩水流域定居下来,建筑城池、铸造铜器,创造出了灿烂的湖南炭河里文化和宁乡青铜器。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南方青铜文化处于领先地位B.“武王克商”推动了商文化的扩张
C.南北经济文化联系有所加强D.西周宗法分封制逐渐向南方拓展
2024-02-29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周礼·考工记》记载,先秦时期官府手工业分制造木器、铜器、玉器、陶器和染色等不同工种。此外,先秦时期的青铜制品除贵族所用的礼器、乐器、铜镜之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各种兵器和货币。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A.生产力进步促进手工业发展B.手工业门类多样且发达
C.民营手工业生产发展较缓慢D.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出土的山簋上的铭文。这可以用来佐证周代(     

A.祭祀活动颇为频繁B.以宗法制维系统治
C.实行严格的分封制D.王室重视盐业生产
2023-09-07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C.土地国有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
6 . 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
        
   青铜大立人像台座                           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7 .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五祀卫鼎”内壁铭文,讲述了西周共王五年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与邻居邦君厉发生土地纠纷,并将该事报告给刑伯等王室大臣。经过调解,裘卫以“田五田”交换邦君厉靠近水源的“田四田”,三有司等官员进行实地勘察、划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铭文内容(     
A.表明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B.反映当时存在部分私有土地
C.可用于研究西周青铜制造D.说明周王室的权威遭到挑战
2023-05-25更新 | 71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青铜器铸造业发展形势图如下。该图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联系密切B.长江流域成为经济重心
C.农业经济发达D.民间青铜器铸造业繁荣
9 .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023-05-08更新 | 726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井田制延续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井田制实行“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竹简《田法》也有类似记述:“三年一更赋田(更换授与的田亩)。”这一做法(     
A.旨在消除贫富分化B.体现了土地的国有属性
C.反映了私田的兴起D.表明社会运作依循法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