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商朝和西周的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用玉石、石头、骨头等材料制成的仿制贝。这些仿制贝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作装饰品,如玉贝、骨贝等,绝大部分被用作货贝的替代品。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
C.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D.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2 . 《孟子·滕文公上》描述井田制时指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所谓的“私事”应是指(     
A.耕作产品归耕作者所有的土地B.耕作私有土地
C.处理诸侯国或家族的内部事务D.从事娱乐活动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庄子•秋水》记载:“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是谓人。”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     
A.庄子对自然的尊重B.农业动力技术的变革
C.庄子反对使用牛耕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59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大禾人面纹方鼎。(     
   
A.说明湖湘地区为商代青铜铸造中心
B.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体现出制造技术与审美艺术相统一
D.可佐证商周青铜器主题纹饰的质变
6 . 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
        
   青铜大立人像台座                           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7 . 周人的青铜器一改商人青铜器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使得青铜器“鬼气”变淡。此外,周人的青铜器重心偏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审美观念的萌发B.人文意识的发展
C.冶铁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瓦解
8 .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
B.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
C.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D.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2023-05-18更新 | 512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历史试题
9 .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023-05-08更新 | 72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公羊传》记载,“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司空谨别田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三年一换土易居”。这一做法(     
A.促进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体现了土地经营的公平性D.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