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地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摘编自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的历史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其措施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符号: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材料二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春秋·公羊传》

材料三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   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2023-10-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指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洛邑),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禹铸九鼎,三代视之为国宝。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

材料二   春秋各国交战材料

各国交战次数大国兼并小国数目
宋国与郑国52齐桓公兼并35小国
齐国与鲁国25晋献公兼并19小国
晋国与楚国22楚庄王兼并36小国
吴国与楚国24秦穆公兼并20小国
吴国与越国10

材料三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1)材料一、二反映了那些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2023-10-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4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西周分封形势图

   
图二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图三铁制农具

   
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三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摘自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指出从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概括这一新现象对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历史时期地图信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比较图1和图2,提取有关春秋、战国期间的历史变迁信息。
(2)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
6 . 读图旨要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竟相称霸。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及其对边地的开拓,区域性的统一得以实现。




问题导引
观察地图,说说从春秋到战国,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