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的主张、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整个世界史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约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一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世界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历史转折。在中国生活着孔子与老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生活着佛陀;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互不知晓,但他们都在思考着共同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相比,不仅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主要是他们思考问题的一致性:“人是什么”。

——摘编自陈鸿《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材料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二者都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都强调道德教育以改善社会风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及他国、对现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影响。
2022-07-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天下无道、世风日下的社会动乱局面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严峻形势,孔子及其弟子们以上古三代文化和华夏文明的捍卫者自居,将全部关注的焦点都对准了现实社会的“救世”“补弊”问题,把自己的学说定位在“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关于“人道”的框架内。当孔子和孟子在各国诸侯之间奔走游说,竭力推销他们的政治主张,均未能见用,然而在汉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董仲舒的学说和汉武帝的治国之道却找到了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维护皇权——大一统。董仲舒向武帝上书“天人三策”,其建议受到武帝重视,朝廷在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专用儒经,汉代儒学由此得到尊崇。

——摘编自陈效鸿《从春秋到汉初:儒家思想的历史际遇》

材料二   宋儒在排佛的同时,开始反思儒学。王安石、张载、二程、邵雍等开始把目光投向佛老典籍,他们大量阅读佛老书籍,以“惟理是求”的原则,或援佛老入儒,或以儒释佛老,在吸收了佛老的精髓后,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新儒学理学。理学把自然界和入类社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封建伦理纲常、封建统治是永恒不变的“天理”。理学的产生,不仅改变了儒学长期萎靡不振的局面,而且改变了以往儒学那种繁琐经学形态。这种学术被后世奉为官方哲学,并成为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它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冠英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孟的主张“未能见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社会价值。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的学说和理学的相同点。
2023-1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一方面,它被用来表达孔子对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见解,虽然反映出一定的政治保守倾向;另一方面,它又是孔子关于人的品格培养,人对真理追求的广泛论述的理论结晶。在为学的范围内,孔子又提出了以“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认为君子能兼容各种见解但不肯盲从附和。两汉时期,董仲舒利用阴阳家的神学观把“天人合一”思想和荀子的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为封建皇权装饰圣光,从而给儒学披上神学的外衣。他还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形成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这种神化了的儒学失去了早期儒学的生动活泼的理论思维,而成为精神压迫的独断主义。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对儒学的捍卫与反思中,以及对玄佛的抗诘与汲取中,理学逐渐形成,并提出“由知天而知人”这一哲学主题,使儒学脱下了质朴平淡的政论外衣,迈入了抽象思辩的哲学王国。它不仅更为确切、更为透彻地论证了封建纲常的永恒性、合理性,同时又悄悄孕育了一种与封建纲常相抗衡的理性精神。此外,理学还把人伦道德高扬到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高度,传统儒学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及“不为富贵所淫,不为威武所屈”的精神气质,也因此才“真正融化”到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摘编自王育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变革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儒学的主要主张并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儒学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2023-11-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华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诸子对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论语·子路》中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时期的敬姜教育子弟“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墨子教育子弟“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摘编自何杨勇《先秦儒道墨三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启示》

材料二   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1954年,因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仍普遍存在,部分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不愿毕业后成为劳动者,对无法如愿升学产生不满。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提高生产技术水平。……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摘编自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3-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着重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人的修养就是要将这些善端在生活中发扬扩大,避免因受外事外物影响而陷于邪焉,最终养成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思想的积极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39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三家都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从现实出发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孔子自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墨子宣传“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老子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入政治社会理想,认为社会的贫富悬殊与“天道”不合。他的理想社会是返璞归真,小国寡民。

——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明十二讲》

材料二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国”(繁体为“国”)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

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契丹人建立辽朝,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南北朝时,南朝、北朝都称自己为“中国”,隋、唐统一以后它们都成了“中国”一部分。“中国”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代名词。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有了“中华”和“中国”两种简称,以后基本都用“中国”了。

——葛剑雄《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儒墨道三家的“社会观”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孔子的“社会观”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一词在不同时期的含义。
(3)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1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的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当中国被拖入现代化进程,无论接受.还是排斥,历史大势不可逆转。康有为纵然学贯中西,天纵英才,始终无法扭转历史大势,这注定了他只能成为时代的少数派,既无力打破也无法逃脱。康有为尽管披着西方的外衣,但他的政治理想,其实还是传统的“得君行道”的那一套:一方面,康有为在他的时代,找到了君主立宪这个新天道,然后四方奔走,想要得君,然后行道,可他想得的君,要么是被软禁的光绪,要么是流亡的溥仪。另一方面,他的救国方案,即使遇到明君,也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他没有意识到,西方宪制自有它生长的道德根基和伦理机制。康有为始终相信只有文化与制度嫁接起来,汇通东西——西方的物质文明结合孔夫子的教诲——才能重建中国人衰微的价值世界。

——摘编自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主要特征。
2023-06-08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9 . 教育是国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弟子问“仁”,孔子对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爱人。”“恭,宽,信,敏,惠。”

——摘编自《论语》

“美德就是知识”“要认识你自己”“美德由教育而来”以及“精神助产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本质、依据及来源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西方教育理论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教学思想中崇尚辩论→鼓励创新→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的思想源头之一。

——摘编自王雷《“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

材料二   1872年,德意志帝国通过了对学校的监督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中学,提高和普及自然科学课程,使教育顺应现代化的要求。1885年,全德有中学1029所,学生达234775人。1900年,通过地方行政法规,让青年工人、学徒、手工业者到中等技校学习。1914年,技校达2564所,学生455937人。政府和企业对大学提供大量财政援助,涌现了像高斯那样著名的科学家。哲学系地位也有上升,如柏林大学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传授,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孜孜不倦、知难而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摘编自周小粒、姜德昌《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

材料三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落实教育公益性原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积极扩大普惠性资源,推动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教育短板。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多样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摘编自“十四五”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品德培养方面的核心主张及对后世各自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重视发展教育的措施。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中国政府落实教育发展目的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论的政治伦理思想。“仁”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仁”的表现形式是“礼”,“礼”的内核是“仁”。孔子“礼”的思想传承于周礼,它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中庸”则是孔子提出的修身、处事的理论原则,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强调人与人关系中,要“执两用而中”,无过无不及。例如,在君臣关系中,要加强君主权力与尊重臣民权利相统一,君主驭臣又接受臣民的监督,臣民可以匡正君主的行为而不能越界;官民关系中,官府要宽以待民,人民要知礼而为。

——摘编自魏雪《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宋代儒学的表现形态是理学,它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它主要讨论“性与天道”的哲学问题,并旁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理学的出现加强了封建主义精神压迫,同时它又是儒学思想中精华的发扬光大。当理学家离开关于“天理”的说教而论述治学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朱熹在研究文化遗产时,非常注重独立思考,他强调“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理学的经邦济世思想和“国格”观念,在一些政治家和志士仁人身上也发出了光芒。如文天祥在被囚禁的土牢里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思想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先秦儒学相比,宋代理学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