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子产、老子和孔子先后倡导人道要遵循天道和顺应自然的“顺天说”,子思和孟子相继阐明了人类要参与并帮助自然演化的“助天说”,荀子则提出人类要依据自然规律驾驭自然的“制天说”。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征服自然成为共识B.成熟宇宙观形成
C.敬天保民思想发展D.社会生产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23-06-11更新 | 769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        
论述出处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A.调和思想界的争论B.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
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D.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

——《荀子》

材料二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6 . 荀子将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比拟为“父母”与“赤子”。在荀子看来,虽然子女因父而生,但父在养育子女方面有所欠缺;母亲虽然能养育子女,却无法对其进行教诲;君则可以兼顾“养”与“教”。据此可知,荀子(     )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强调君主统治的重要性
C.重视道德与人伦结合D.吸收了法家的伦理学说
7 . 荀子主张“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墨子主张“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两者的主张都(     
A.推崇法家的思想理念B.规范了统治者的行为
C.体现相同的政治立场D.为治国理政提供建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     
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
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
①否定了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       ②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
③表明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       ④反映了儒、法融合的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