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40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2023-08-21更新 | 150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
4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5220次组卷 | 20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3·上海·高考真题
5 .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2019-01-30更新 | 3464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3次组卷 | 456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小楚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心所向是其建立的源动力B.郡是直属于三公的地方行政机构
C.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D.该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沿袭商鞅时代的法律,奖励军功:杀敌一人者赐爵一级,愿意做官的可以任五十石之官;杀敌二人者赐爵二级,愿意做官的可以任百石之官,由此出现大批军吏担任地方官员的现象。这一现象
A.加强了秦朝政治管理军事化B.推动了秦代官僚政治的形成
C.加速了秦对东方六国的兼并D.提高了秦朝的基层治理能力
9 . 历史学家白钢对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有如下描述:政治层面,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层面,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层面一是推行蒙昧主义,二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分别是指(     
A.三公九卿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帝制度、宗法制、中央集权制、法家思想
C.三公九卿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迷信思想
D.皇帝制度、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柳宗元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指废分封行郡县),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可知,郡县制下的“公天下”
A.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削弱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C.导致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