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他下令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汉人),派人到各地劝课农桑;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包括胡羯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还立了秀才、孝廉试经之制,提倡儒学。这些措施(     
A.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B.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D.推动了察举制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鲜卑拓跋部在拓跋珪建国之前,一直保持着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拓跋珪定都平城后,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同时推行“息众课农”,“计口授田”的政策。上述措施(     
A.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壮大了鲜卑族的实力D.意在推动民族交融
2023-11-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体现(     
A.各民族渴望国家统一愿望强烈B.少数民族间隔阂已经完全消失
C.战乱频繁导致了国家长期分裂D.民族政权对政权合法性的追求
2023-01-2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堂是“天子布政之宫”,“王者造明堂……所以承天化行也。”汉代以来,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宣政的重要场所。北魏孝文帝曾下令在平城南郊模仿汉制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祀先祖、宣明政教。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重视修建明堂(     
A.推动了政权封建化进程B.意在树立儒学正统地位
C.反映出南北方文化交流D.深受宗法血缘观念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食肉饮酪”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民间饮酪风气逐渐兴起。这一变化可以解释为(     
A.中外文化沟通密切B.南北经济联系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发展D.北方民族交流加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符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1)比较材料一中两张形势图及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一事例佐证这一现象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政权。魏初,礼俗纯朴,法律仍带有原始部落习惯法的性质。进入中原后,北魏统治者开始注意吸收汉族文化,以法律作为统治工具。398年,北魏首次制定较为系统的成文法,揭开了此后大规模立法活动之序幕。其后比较重要的如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神廘四年诏“司徒崔浩改定律令”;正平元年,“诏太子少傅游雅、中书待庐胡方回等改定律制”;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太安四年,“又增律七十九章,门房之诛十有三,大三十五,刑六十。总体而言,北抱前期的律法经历了一次部落法向成文法的过。但是随着北魏从游牧向定居、从部落向专制皇权的转化,改变其前期法律刑重网密、司法枉滥以及法典与现实脱节等司法特点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样,以孝文帝太和改制为标志,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重大变革中,也同时包含了律法制度的巨大变革。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前期律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前期律法改革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酋长。盘古、伏羲的创世神话在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传播。战国七雄的君主都自诩黄帝后裔。十六国时期,建立大夏国的匈奴人赫连勃勃自称大禹后裔。上述材料反映了
A.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B.汉族与少数民族均源自同一个祖先
C.各民族华夏认同感逐渐形成D.神话传说都被统治者用于巩固统治
2021-1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