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表为现存唐朝时期部分有关过所(通行证)的文书据此可知,过所制度的实施(     
名称内容
贞观廿二年庭州人巡职辞为请给公验(简单的过所)事米巡职带骆驼一头、马一匹、羊十五口等,前往西州(今吐鲁 番地区)去做生意,请求发给公验。
垂拱元年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详细登记菜特和吐火罗商人姓名、年龄及他们所携带的奴婢姓名、牡口数量,由各地的胡汉居民出面担保,证明这些人及物均合法,应由西州官府发给过所,
开元二十一年唐益谦请给过所案卷唐益谦一行从安西地区回福州老家,过所记有要经过的关隘,由于过所没有登记所带奴婢和四匹马,因此官府加以审查。
A.意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便利了人口自由流动
C.利于保障正常商贸往来D.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为唐代的曲辕型、秘色瓷和开元通宝。据此可知(     
        
A.唐代吸收隋亡教训劝课农桑B.唐代的三彩瓷代表最高水平
C.开元通宝是开元盛世的代表D.唐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由此可知,唐朝中期(     
A.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B.城市治理趋于规范
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元年间(713741年),北方经济发展到达唐代的顶峰,而南方的经济也出现了崛起势头。至天宝年间(742756年),江南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的北方,农业发展需要的人口数初步具备。当时江南兴修的水利工程数量并不少于同时期的北方,尤其是几条海塘的修筑,使海塘内的土地免遭成潮的侵蚀,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并被用来种植庄稼。江南的农业生产达到较高水准,粮食被大量运往北方。明州及十个新县的设置,江南的开发从内陆走向沿海,开发的大体格局在唐玄宗时已经定型。江南部分州县修筑城墙,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也不断增加。江南的丝绸和金属铸造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张剑光《开元盛世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水平》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以苏、松地区为例,农家的经济收益越来越仰赖于不供自己消费的棉花及其纺织品。“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嘉、湖地区和苏州南部在蚕桑业、丝织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产量、品种增加,而且产地日趋扩大。棉作、蚕桑逐渐有了压倒稻作的倾向,使得棉花、蚕桑的丰歉,成为不少农家生计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棉作、蚕桑受市场的制约与日俱增,市镇上即有商人经纪此事。他们并无牙帖牙税负担,确可操纵市价,早晚迥别。棉户、蚕户消费的粮食中部分是从市镇购得的。当地市镇商人从两湖、四川等地购买粮食,运回销售。随着乡居地主纷纷向城居地主的转化,出现了“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的现象。

——摘编自樊树志《明代江南农业经济的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开元至天宝年间相比,明中晚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A.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D.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6 . 下表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袭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疆,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
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盛唐画家张萱绘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柔弱的女子熟练骑乘着彪形的骏马,服饰鲜亮,马匹俊美;晚唐《挥扇仕女图》中的唐宫嫔妃,体态丰肥艳丽,精神倦怠,郁郁寡欢。据此可知,这一绘画风格的转变(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挥扇仕女图》局部
A.展现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和自信B.是唐代绘画技艺日益成熟的表现
C.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的反映D.是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的体现
22-23高一上·山西·阶段练习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是帝国历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它和辉煌的汉朝一起被称为“汉唐气象”。不过,汉的伟业基本上是本族和本土的,唐的成就却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或者说,较之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汉,唐的成就更多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这就是世界性的超级大国了,长安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相貌古怪、服装离奇的“追星族”,其中最热忱的是日本人。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材料二   唐玄宗设立藩镇,一方面是稳定小农经济,另一方面也是当时边疆战争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安定,保护国家的主要财赋来源,唐玄宗在幽州设范阳镇,在营州设平卢镇,这是非常必要的。唐玄宗设置藩镇,本以防御为主要目的,并非开边野心驱使下的黩武玩兵。然而,安史之乱后,藩镇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

——摘编自黄新亚《开元盛世与藩镇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长安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星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分析藩镇在安史之乱前后的不同作用。
2022-10-1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江淮之米经由运河运输,承载着帝国的生命之源,是长安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之一,且其中的吴兴米是朝廷贵族的专享美食。史载:“吴兴米,炊之甑香……虢国夫人厨吏邓连,以此米捣为透花糍,以豆洗皮作灵沙臛,以供翠鸳堂。"这说明当时(     
A.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关中地区经济严重衰退D.交通运输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2022-09-22更新 | 79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份文书记载733年的买马事件:在3位保人的见证下,石染典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交用大练拾捌匹”买下康思礼一匹马,“恐人无信,故立私契”,并“画指为记”。这表明
A.文书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B.边疆与内地呈现大交融局面
C.铸钱在边疆地区没有流通D.契约效力得到买卖双方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