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唐朝(     
贞观四年(630年) 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后追封为归义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五年(641年)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A.对外交往的主导性B.社会治理的广泛性
C.专制集权的制度性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2 . 宁波已建城1200周年。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唐代中后期,明州(宁波)的海外贸易已有很大发展,最初与日本通商。早期日本与唐朝交往有南北两条线路,南路又分为南北两线(如图所示)。8世纪后期开辟的“南路北线”路程较短,遇到顺风,从日本到中国只需要8天的时间。


北宋建立以后,将海外贸易的收益视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明州是当时全国最为重要的造船基地。1078年,明州曾修造了两艘被当时人称为“万斛船”的巨舰。宋代明州港与日本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日本船舶从镰仓港出发“冒鲸波之险,舳舻相衔”,来到明州出售货物。据记载,北宋时期中国商船前往日本进行贸易的次数达70余次。当时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也很密切。1168年,日本僧人千光法师渡海前来明州,从日本运来巨型木材,帮助修建天童寺千佛阁,留下了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佳话。

——整理自曲金良《古港春秋》

材料二:互市之法,自汉通南粤始,其后历代皆尝行之,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于泉州、庆元(宁波)、上海、澉浦(今嘉兴海盐)……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整理自[明]宋濂:《元史》卷94《食货二·市舶》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由于长江水道有巨大的内陆腹地加上外国洋行的集聚,上海港很快超越广州港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宁波港的一些大宗贸易也转移到了上海港。1862年沪甬航线的开辟,宁波的对外贸易大多是通过上海港进行,直接与国外贸易的情况很少,宁波港在五口通商以后由直接对外贸易转向以国内贸易为主了。

——盖广生《中国海洋符号》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明州与日本贸易频繁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市舶司主管外贸“益详”的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
(3)根据材料三,说明鸦片战争后宁波港贸易重心的变化及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管理互市,是中央派出机构。唐朝沿用隋制,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汉、魏以降,缘边郡国皆有互市,与夷狄交易,置其物产也。并郡县主之,而不别置官吏。”“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其官市者,两分练,一分蕃彩,若蕃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川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到武德二年(619年),“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其部落代袭刺史等官”,仅“天宝中国家所赐官告共三十九通”。同时,唐朝还对这些内附的“首领”们厚于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与和配合出征打仗的地方首领还授予军职。通过积极采取羁縻措施,设置羁縻府州和大量封授、赏赐,唐朝强化了对川西北地区的政治领属。宋朝沿袭唐朝旧制并使用唐朝的封印,宋朝予以默认。

——摘编自黄辛建、次旦顿珠《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西北边境互市的贸易特点,并分析边境互市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西域”的范围并不固定,在唐代就多次发生变化。唐初主要指敦煌以西唐太宗时转变为吐鲁番以西,唐高宗以后则逐渐用于特指帕米尔以西。“西域”范围的变化,反映出唐代
A.边疆地区矛盾加剧B.治理疆域向西扩张
C.政治中心加速西移D.佛教东传影响扩大
2022-01-08更新 | 549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郴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贞观四年,有官员认为南蛮林邑国的奏章中有对朝廷不恭顺的言辞,建议兵讨。唐太宗回应:“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据此可推知,唐太宗时期
A.中央集权稳固B.民族政策开明C.羁縻州县失控D.君主专制强化
2021-10-27更新 | 94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日新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兴起。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曾描述唐朝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公元663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日)天智四年、六年和八年,日本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重修旧好。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遣唐使贡献的赠品主要有银、绢、丝、绵、布等,唐朝回赠的礼物主要有书籍﹑彩帛、香药、工艺品等。

——摘编自伊宁《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

材料二   16296月的日食之前,礼部向崇祯帝提交了一份预报,其中列出了《大统历》、(回回历法》和“新法”(西方天文学)三组预报数据。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新法”推算独验。在这种情况下,礼部上书请求修改历法,并荐徐光启主持其事。徐光启正式领取了修改历法的敕书关防,设立历局。他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崇祯历书》编译或节译的西方天文学家的著作主要包括托勒密的《至大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他以“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的形式译撰西法,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

——摘编自邓可卉《天文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时代背景,并指出遣唐使的使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崇祯历书》成功编修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崇祯历书》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作用。
2022-03-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经略边疆

(1)根据图一提示,西周如何加强地方管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2)秦灭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结合所学,简要叙述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3)对比秦朝和西汉形势图,描述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相较于秦朝,西汉统治者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做出了哪些调整?
(4)唐朝前期出现___①____、____②____的盛世局面;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唐军大举反击___③____并获胜,草原各族共同尊奉___④___为“天可汗”;中央政权加强对__⑤___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_____⑥_____多次向唐朝求婚,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821年,唐朝和吐蕃各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823年,双方将盟文刻石立碑(下图),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是
A.汉和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B.唐朝与吐蕃完全停止纷争的标志
C.吐蕃地区归顺唐中央王朝的象征D.唐玄宗时期唐与吐蕃会盟的遗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融合),而且伴随着每次融合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融合)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

——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融合”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2021-11-16更新 | 31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登基不久,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打到长安城外,迫使唐太宗与颉利订立便桥之盟。贞观三年起,太宗派李靖等人率大军全面反击东突厥,大获全胜。后来,又击败吐谷浑,征服高昌,打退薛延陀,在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味征伐,而是注重和平交往。对少数民族首领频频推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就是突出一例。唐太宗晚年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设立归中央管辖的府州,但这些府州沿用当地民族的原有统治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列入“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这些政策,使他赢得了各民族的共同拥戴,享有“天可汗”的赞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简评其民族政策。
2021-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