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唐朝和印度、波斯、大食、希腊、罗马等国的艺术交流中,无论是乐舞、百戏,还是雕塑、绘画,都以输入为主,输出较少;而在与东亚的朝鲜半岛三国、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时,以输出为主,输入较少。这反映出唐朝
A.艺术交流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B.居于世界文化体系的中心
C.中外艺术交流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D.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2022-03-25更新 | 35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作为唐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仅唐太宗时,就接收吐蕃地区和百济、新罗等周边国家派遣的入学子弟八千余人,后来的崔致远、金可记等甚至通过科举入仕。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
A.文化政策较为开明B.民族交融程度日趋加深
C.对外交流较为频繁D.人才选拔基础不断扩大
3 . 下图为国画《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作品反映了
A.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B.唐代人物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C.中原王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D.唐玄宗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
2022-03-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唐朝(     
贞观四年(630年) 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后追封为归义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五年(641年)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A.对外交往的主导性B.社会治理的广泛性
C.专制集权的制度性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下图是唐代文物“胡人执犁俑”,某班同学为该文物写了解说词,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曲辕犁是唐朝北方农民对犁耕农具作出改进而形成
②曲辕犁当时已经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③该文物可以侧面反映唐朝民族融合的情况
④该文物是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研究唐朝经济与文化情况的史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朝迁居长安的少数民族有几十万之多,仅突厥贵族被唐政府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就多达百余人,民众对于“胡装胡骑”习以为常。材料说明唐朝
A.各民族和同一家B.封建制度的成熟
C.治世的繁荣景象D.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2-01-21更新 | 2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太宗时,大量突厥降户被安排在西起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东至幽州(今北京城南)的沿长城地 段;并以原来的部族酋长和首领充任府州的都督、刺史,形成了所谓的“羁縻府州”。唐太宗的这一 举措
A.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安宁和稳定B.加强了内地与边疆之间的交往
C.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大融合D.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021-12-19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至北魏时,西北少数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后,将胡食及西北地区的风味饮食大量传入内地,使宫廷饮食也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特点。到唐代,宫廷中盛行胡食。这一现象说明
A.五胡内迁促进民族交融B.民族交融影响饮食文化
C.游牧文明丰富农耕文明D.胡食文化改变宫廷饮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821年,唐朝和吐蕃各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823年,双方将盟文刻石立碑(下图),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是
A.汉和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B.唐朝与吐蕃完全停止纷争的标志
C.吐蕃地区归顺唐中央王朝的象征D.唐玄宗时期唐与吐蕃会盟的遗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太宗时,定国乐为十部,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乐队规模很大,盛况空前。这表明唐朝
A.民众非常喜爱音乐B.延续了周代礼乐制度
C.奉行开放包容政策D.崇尚阳刚和力量之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