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忽必烈改革及元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由宋入元的遗民学者胡三省,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曾任小官,宋亡避归乡里。三省精于史学,立志为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作注。注释初稿在战乱中遗失,他复购他本《通鉴》重新作注成书。《通鉴》胡注用力精深,内容丰富,大致包括八个方面。第一是音读,即对一些生僻字注出读音。第二是官制,注某官名的职掌、品秩、设立时间等。第三是名物,对一些当时人已不熟悉的古代物品、概念进行解释。第四是地理,注古代地名的建置沿革和名称变化。第五是前后照应,注《通鉴》所载事件、人物的先后联系,诸如某事为此后某事张本,某人某事见此前某卷某年,某字号即此前某卷某人等等。第六是改正错误,指出《通鉴》记事中的一些疏误并进行考订。第七是事件补充解释,对《通鉴》中一些记载过于简略的重要问题补充材料,作进一步说明。第八是对《通鉴》中某些事件、人物的评论。清四库馆臣评为深得注书之体足为千古注书之法。而且,胡三省通过注释中有限的评论,抒发了宋元鼎革的亡国之痛。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胡三省的史学贡献。
2024-05-05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押第17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2 . 交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将交通系统列为统一国家赖以生存的首要组织,认为“交通系统之所以名列榜首,是因为它们是大一统国家赖以生存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   晚清兴修铁路曾引起的争论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铁路史部分》

(1)结合材料一、提取图1信息分析秦朝陆路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的作用。说明图2中元朝交通路线形成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观点有何分歧。并就晚清修建铁路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3-24高三上·江苏·阶段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大量任用儒家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栋梁同时,设四于学,把《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译为蒙古文。忽必烈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正史修撰,把《宋史》《辽史》《金史》同列为正史,不去强调“华夷之辨”,这蕴含着“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忽必烈还继承了多民族中国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的历史传统,专门组织编撰了《农桑辑要》,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为劝农官,并将中华民族历史传说人物和杰出人物都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之中。

——摘编白王文光、马宜果《元朝的大一统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古人们民族国家意识最突出的表达莫过于“华夷之辨”。先秦以后,在“华夷之辨”上的衡量标准是血缘、地缘和礼仪三个标准并行,以血缘及地域进行衡量的观点一般在华夏面临严峻威胁即遭遇严重入侵和灾难时占据主流。清军入关后,康熙帝强调“无分内外,视同一体”,雍正帝说“天下一统,华夷一家”。清帝所主“大一统”,改变了“中国”的疆域定位: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之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

——根据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大一统实践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大一统”思想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清朝辽阔疆域的历史价值。
2023-10-09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秦汉时期统一政权的建立,中国一词开始代表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元、明以来,中国作为国家名称被正式使用,特别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对内一般以朝号自称,对外则称中国

材料二   严复指出:国家为有机体,斯其演进之事,与生物同。天演之理为国家求提供了理论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字与中国一词的结合。康有为最早提出建立一个新中国设想。维新思潮和进化思想使新中国概念逐渐得到民众认同。1900年前后,新中国一词开始被频繁使用,新中国的概念内涵和话语使用不断发展,立宪、共和一度成为不同群体的新中国理想,新中国话语不断唤醒着国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一词内涵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一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都城,围绕“都城选址与国家治理”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1-26更新 | 432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宣帝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镇抚外蛮,宣扬汉朝威信,迎接匈奴单于的堂兄日逐王民众,攻破车师国兜訾城,功绩卓著。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汉书·郑吉传》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多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政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雅克萨之战

设台湾府

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1)据材料一,指出汉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沟通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政区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采取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指出清朝对现代中国版图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
2022-03-0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2022·北京顺义·一模
7 . 北京城址变迁

材料一



(1)依据上图对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和城市布局进行简要说明。

材料二 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开始民族得到了南北大调动、大迁徙、大融合,改变了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民族意识、中国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契丹人、汉人、党项人、女真人,同是国人,今皆一家。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辽金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北移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04 从《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