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
C.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地方官员主要出身于太学
2 . 汉武帝时期,政治上设刺史监察地方,任酷吏打击豪强;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思想上尊崇儒术。这些措施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推动百家争鸣D.商品经济发展
2021-12-21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材料表明
A.儒家伦理提升了官吏执政能力B.社会教化拥有浓厚的政治内涵
C.社会教化能够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D.社会教化的原则是三纲五常
2021-12-01更新 | 52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按所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犹“共曳木之人”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宫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2021-10-29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文化史》


(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谈谈你对材料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2)材料二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
6 .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A.加强了地方的监察B.削弱了丞相权力
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0-09-12更新 | 5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时间人物举措
汉二年(公元前205)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又置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褐者赐帛慰问,并“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