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整个世界史存在着一个轴心时代,约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一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世界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历史转折。在中国生活着孔子与老子,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所有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生活着佛陀;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互不知晓,但他们都在思考着共同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相比,不仅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主要是他们思考问题的一致性:“人是什么”。

——摘编自陈鸿《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材料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虽未亲身从政,但他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以培养懂得怎样从政的专门人才。二者都认为教育对于国家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都强调道德教育以改善社会风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及他国、对现世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影响。
2022-07-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文明以雅典为典型,对宇宙、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个人与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原则;政治生活的民主倾向等,特殊的希腊方式构成了其独特的文明个性。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就植根于这种个性之上,并与之相映成趣,因为理性主义和城邦政治既是希腊个性的特征,也是古希腊政治文化的核心所在,古希腊政治文化就是这两个独具异彩的核心特征派生与演进的结晶。

——摘编自董小燕、惠继红《古希腊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形成机制》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古希腊文化给予高度的评价,赞赏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杰作至今“还继续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本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摘编自杨永升《略论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古希腊文化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政治文化的特征。
(2)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古希腊文化在世界历史的地位。
2023-11-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即墨区、城阳区、胶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是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一个城邦包括一个城市及其周围的农业地区,方圆几十或几百英里,人口在几十万左右。城邦时代,还没有形成由几个城市和地区组成的领土国家,而是众多城邦国家并列。所有城邦均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奴隶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归属奴隶主,是奴隶主的有生命的财产。与奴隶相比,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自由的身份,但是和奴隶一样没有政治权利。自由公民是一种特殊团体,本质特征就是享有政治权利,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

——摘编自徐海峰《古希腊城邦探析》

材料二   在古希腊各城邦中,雅典民主政体的建立在时间上先于其他城邦,因此可以认为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同时雅典也是希腊民主制的典范,其推行的一系列带有首创性的政治改革使公民有了较多的民主权利,因而发挥了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对增强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古希腊文化的大繁荣与政治体制中的民主是分不开的,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诗歌、文学、雕塑、艺术、哲学以其精湛和高雅成为后世作品的楷模和评判标准。

——摘编自刘永桃《探析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中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2024-05-0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述地处底格里斯河上游,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中,居民可通过冶铁制造出当时先进的武器或铁农具。集权式管理系统使其拥有很强的战车队、骑兵、步兵以及先进的作战技术。公元前7世纪初,亚述王在掠夺奴隶和财富的过程中,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部分小亚细亚,甚至埃及,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

——摘编自【俄】柯瓦辽夫《古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开始向海外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殖民浪潮。他们扬帆远渡。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包括今天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岛屿。他们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给地中海许多地区镶上一层薄边,在大陆的边缘撒下了诸多希腊城邦。这些城邦和希腊本土并无多大联系,具有独立的主权,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母邦基本平等,各自按照当地的资源、交通条件和它们自己的历史传统,经营着多种多样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顺利扩张的社会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亚述帝国,古希腊殖民扩张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其中的法制文明就是其代表。孟子和苏格拉底作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与法制相关的言论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孟子:“舞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按职责办事;但舜作为人之子,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摘编自《孟子》、(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士喜爱的服装。克泰西亚斯在其《波斯史》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赛里斯人,即产丝的中国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古希腊人有了了解亚洲的机会。之后随着罗马的东进,希腊化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流动。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带回的“蒲陶”一词有学者认为来自希腊语,表示“一串蒲陶”。中国的丝绸、铁器、炼钢术经大宛、安息(帕提亚)传至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甚至罗马。虽然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由于相距遥远,但是中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接触、沟通与交汇。

——摘编自杨巨平《文明的流动:从希腊到中国》

材料三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他以“百花园”为喻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丽多彩的“百花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史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法治观念的异同,分析不同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希文明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中希文明能实现接触、沟通交汇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希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腊化文明”与希腊古典文明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纯粹延续。首先,它是一种混合文明,尽管希腊因素在其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其次,它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具有统一特征,虽然各地各方面发展不一,呈多样性形态。最后,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周边世界,从而最终沟通了欧亚非大陆古代各主要文明的源流。笔者认为,古代诸文明的孤立、封闭、阻隔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相互碰撞、交叉、渗透则是必然的。同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军事征服或商业冒险常会加快这一进程,而且在这一进程中,新文明的悄然兴起与前文明的路然隐退同样不可避免。然而,旧的文明不会死去,它的血流仍在新的文明中涌动。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义渗透》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希腊的代表国家(城邦),并描述其政治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对“同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军事征服或商业冒险常会加快这一进程”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023-08-03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公民人人参与政治,人人关注政治,人人思考政治的氛围。虽然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但是开启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源头。文艺复兴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人们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试图通过对权力来源、权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对各种政体的比较,寻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体。洛克在《论政府》中指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孟德斯鸠则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三权之间必须相互制约和平衡。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经典性理念。

——摘编自何越《西方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这场非暴力革命的成果。该法案中写明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事有选举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简单地说,该法案确立英国议会为英国最高主权代表,废除了君主个人专制。17世纪是英国的革命年代,最终以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画上句号。“光荣革命”更换了英国人不喜欢的国王,其他的制度性变革是在此之后一点一点完成的,英国迈上了渐进平稳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没有爆发过暴力革命。

       ——滴编自刘成《从革命到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光荣革命”初步实现了哪些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孕育并产生了自由思想。古希腊人的自由思想是精神上的自由,而非为所欲为。古希腊文明的民主政治、理性精神、民族性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规定和影响了其自由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陈茂华《论古希腊文明与自由思想》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9 .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一希腊文化.主要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以雅典为代表的文化。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之中,希腊文化是最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古代文化之一。尽管希腊文化的文化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起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至今,以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古典时代的希腊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短短几个世纪里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灿烂的古典文明,这就是古希腊文化的迷人之处和光环所在。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希腊的兴衰》

材料二罗马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当作奴隶带到罗马,给罗马奴隶主贵族充当家庭教师、医生、仆人、建筑师、乐师等,奴隶教化了主人。同时,许多希腊艺术品被作为战利品运到罗马,各类哲学、文学和科技著作也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为罗马人所吸收和借鉴。有钱的罗马人,都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子弟赴希腊留学。从文化方面来说,帝国的扩张使得它接触到希腊文化。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没有太多的闲暇,他们四处征讨,兵戈扰攘,其精力更多地用于如何维护一个国土广袤的大帝国,而无暇顾及诸如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相反,更注重于实际行动,他们所要求的是运用自身的智慧从哲学中直接找到为其运用的某种行为准则或治国方法,并将他们再进一步具体化。因而,他们用于辩论社会正义的时间少,用以投身国家管理的时间多。因此,古罗马人选择了借鉴。罗马人创建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政治架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罗马建国到统一意大利半岛,再经三次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其后又逐一征服马其顿、希腊半岛、叙利亚,最终造就了罗马帝国。在这惨烈、持久的征战中,罗马人对异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许多统治者和高官都师从希腊奴隶或希腊家庭教师,因为他们认为希腊语更优美,表达力更强。帝国建立后,希腊人的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圆形剧场在罗马迅速蔓延。那些在军事上发迹的贵族发现自己的口才同自己的身份已是大不相称,于是他们纷纷拜倒在能言善辩的希腊人面前,希腊人的修辞学也因此特别走运。

——摘编自谢振玲《论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2022-08-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希腊的雅典,为构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必须加入城邦生活,城邦是实现人类本性的道德共同体,城邦所求之善业,在于培养公民高尚的行为,造就有文化的君子。人类要幸福,具备德行是必备条件,追求至善就是追求现实的幸福。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人类将无幸福可言。

——摘编自孟广林《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902年初,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对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中国传统的私德教育已无法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需要,所以倡导道德革命,在国民教育中大力倡导公德教育,将培育公德作为新民的第一要务。

——摘编自梁启超《新民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美德哲学”的主要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公德”思想出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