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海军舰只有严格规定,且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1935年4月,德国宣布12艘潜水艇将于近期下水。6月18日英国同德国签订海军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不得超过英国海军舰队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有权与英国潜水艇吨位相等,但潜艇总吨位不得超过英国所有舰只总吨位的45%。这一规定(       
A.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B.调整了绥靖主义政策
C.受到了凡尔赛体系制约D.巩固了英国海军地位

2 . 材料 很多人对战争期待已久。当他们的政府宣布正式参战时,欧洲各国首都的民众在街头跳舞以示庆贺。当第一批士兵开往前线时,欢乐的人群向他们抛撒鲜花,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凯旋归来。现实毁灭了人们对短时间内取胜的期盼。在前线,冲突很快陷入僵局,转化成消耗战,现代武器屠杀了成百万的士兵。在历史上第一次,交战国卷入了一场总体战。政府采取独裁统治,以调动持续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劳动大军的一部分。帝国纽带把亚洲、非洲和英联邦自治领上的数百万人都卷入了战争,充当士兵和劳工。在广大殖民地上的斗争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战争从局部冲突演变为全球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的角度,说说这场“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4 .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1)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2)据材料二、三,概括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美军海军基地
1941128美国对日宣战
19421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6诺曼底登陆
19452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86日和9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92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3)根据材料四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须选取2个历史事件分别进行分析说明)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2016-11-21更新 | 121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所说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个东西”是指(   
A.国际联盟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D.美国霸权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5月30日,他订出一个方案,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的诱饵是游弋在挪威海岸的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他推论,英国人是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偷袭的。舍尔指挥的公海舰队的全郑力量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着。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击者引进舍尔的大舰队的射程内。

材料二历时12个小时的海战,英方搜失战舰14艘,价亡6800余人;德方损失战舰11艘,伤亡3100余人。《纽约时报》报道:“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

——《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德兰海战爆发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的理解。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