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并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政治架构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为历史的必然。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和约确立了缔约各方的“国家主权”,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借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目的是通过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础,建立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卢梭为“消解封建君主合法性基础”所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清王朝被迫卷入西方所谓主权平等的国际体系中,西方民族国家思想迅速舶来并逐渐取代沿袭几千年的天下王朝观念。在“国将不国”的现实下,形塑一个西方式的强大的现代中国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强调“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而非血统种族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把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结合,指出中国应加以根本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现代的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浙考神墙750

——摘编自宋盼盼、周传斌《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三次转换论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前20年资产阶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所采取的举措。

材料三   一战以后,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演化为“民族自决”原则,其首倡者为美国总统威尔逊。作为霸权更替的获胜者,美国可以借此削弱拥有大量殖民地的欧洲列强。然而,这一原则在一战结束后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于各国一致奉行威尔逊原则,那些受压迫民族或未受国际承认的民族,自然会打着民族自决的名义,来争取其独立地位。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印度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出的努力。
2023-1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在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严重冲击了被殖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政治上,殖民地国家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主权,忍受着外来的统治;在经济上,殖民地在失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资源的同时,还被强迫实行单一经济制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浪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埃及、墨西哥“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的代表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的最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有何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亚非拉人民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反殖反帝斗争的历程。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就整个亚非拉地区来说,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道路。其主要标志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传播。在这一基础上,亚非拉兴起了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为中心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摘编自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十月革命唤醒了沉睡的东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十月革命给被压迫民族和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说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种过程,在亚、非、拉的许多国家也都相继出现;十月革命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孤立无援的状态从此被打破,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团结和联系加强了。总之,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安然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

——摘编自穆英《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1)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意义。
2023-12-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历史(学考班)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殖民统治削弱了奥斯曼和埃及内部的封建势力,埃及出现有了利于民主化发展的新变化。大战一举切断了埃及与奥斯曼土耳其宗主关系,进一步摧毁了束缚埃及民主化的封建桎梏。大战期间,埃及的经济发展环境大为改善,竞争压力大大缓解。英国忙于战争,海上交通线阻塞,对埃及的商品输出大幅减少,确实起到了“近似关税保护的作用”。同时,埃及的新兴的民主力量进一步壮大,1916年3月,成立了全国性的贸易和工业委员会。大战期间,埃及增加10万工人,“到1917年,工人总数已达64万人”。大战结束时,全埃及已有90多个工会。西方民主自由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思想在埃及广泛播,引发深刻的社会反响。

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开始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土耳其人民奋勇抗争,创立共和国:阿富汗人民击败英军,终赢独立;伊朗起义风起云涌,北部出现苏维埃民主政权。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奴役被压迫民族的反帝、反殖斗争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极大冲击了旧式的封建和殖民统治秩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辉《浅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埃及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埃及政治经济文化重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2023-05-1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9世纪是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或者说,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的初级形态,这种形态的世界体系虽然已经具备一个辐射世界的经济体欧洲国家运动的世界市场,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并未真正进入这个体系,它们是欧洲殖民帝国的奴隶。从这个意义上说,初级的世界体系具有两重性质,它既是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又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体系的政治结构。早期的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是畸形的,保留着传统的帝国形态。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历史反映出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战后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6—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2)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世界殖民体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7-15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以印度国大党党员为代表的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对英属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西化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当时的大学教育没有让印度青年人产生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开始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启蒙。部分进步教师和学生在浦纳创建了旨在对印度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组织——德干教育社。时任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的班纳吉、诗人泰戈尔等积极参加或支持德干教育社的活动。1892年,班纳吉校长发表演讲,声称“一个完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教育学范式时代”即将来临,应该“加快在大学中引进母语教学”。19世纪末兴起的印度民族教育运动是在英属印度殖民地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

材料二   鉴于荷兰殖民政府加紧对印尼的文化侵略,幻想“在物质上的吞并之后进行精神上的吞并”,部分逐渐从无知的黑暗中猛醒的印尼人,立志为挣脱殖民枷锁而奋斗。1900~1908年,卡尔蒂尼首倡民族教育后,印尼早期知识分子中的一批有识之士,或鼓励青年勤奋求知,或帮助励志求学的平民青年筹募资金,在印尼民族教育史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此外,兴办民族教育机构的还有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印尼共产党人等。印尼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以学校为阵地、开展民族教育,广泛招收学生,组织学生投入群众性的反殖斗争。这些民族教育运动增强了印尼各岛、各地、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使青年人逐渐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奠定了印尼近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基础。

——摘编自李明欢《略论1900—1942年印尼的民族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近代印度相比,20世纪上半叶印尼民族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民族教育发展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地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众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困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还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靠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

——摘编自《世间几人如甘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20世纪两个规模最大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国联盟约初稿仅在11天之内突击完成。国联共有英、法、意、日和中国等63国参加,美国并未加入,苏联也仅在1934年成为会员国,旋即于1939年被开除。国联在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通过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因此失去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国联盟约虽列有实现集体安全的多项条款,但并没有宣布战争为非法,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允许会员国进行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后,国联陷于瘫痪状态,已名存实亡。


联合国的诞生经历了近4年的酝酿和筹备过程,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由成立之初的51个创始会员国,到1995年已多达185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已近120个,占会员国总数的2/3。联合国宪章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宪章不但废弃了战争的权利,而且废弃了诉诸武力的权利,它把制裁侵略的机制规定得较为完整周密,同时拥有维和实力。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异同,并分析二者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材料   1923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总统。1926年以后,《民法》《刑法》《商法》等一系列法律颁布,将世俗化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34年,土耳其开始实施第一个工业“五年计划”。该计划既得到了苏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又参考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组织形式。1938年,土耳其国内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增长了80%,对外贸易也出现了约700万美元的顺差。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在土耳其培植起了民主党等亲美势力。民主党执政后放任市场优先,私人资本获得快速发展,但经济繁荣的局面仅维持不到五年的时间。1960年,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军方政府再次建立起庞大的国有企业集群,控制了绝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活动,使土耳其成为西亚地区的工业强国,但高度指令化生产也带来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资源浪费、体制僵化等弊端。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

(1)根据材料,指出凯末尔经济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二战后土耳其经济改革的教训。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