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里,西欧都处于“知识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知识交给信仰使唤”的境地。此时的西欧(     
A.反对神学斗争激烈B.古希腊罗马文化衰落
C.没有取得科学成就D.基督教会把持教育权
2 . 中世纪之问:黑暗还是曙光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中世纪欧洲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1世纪时,教皇帕斯卡尔二世否认教会从前以封土形式领有的土地是封土,宣布教会不再充当国王和其他世俗封建主的封臣,不再履行封臣义务。其主要意图是(     
A.维护教会权威B.削弱封建王权
C.抑制土地兼并D.强化封臣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0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早期,基督教只有两组仪式被视为“圣礼”,13世纪后,得到教皇肯定的圣礼增至7种:洗礼、圣餐礼、坚信礼告解礼、婚配礼、终敷礼和授圣职礼。根据教规,举行这些仪式的时候,必须由专职教士主持或有其在场。教会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推动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B.彰显天主教优于东正教
C.提高广大信徒的文化水平D.强化教会的社会控制力
2022-07-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022-07-25更新 | 60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早期,英格兰人从西欧各地招募生源,设立了修道院学校,修道生很少有机会玩耍,必须遵守静默的清规,即使是课间也不准大声说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督教化程度的加深,教区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按教区设置,生源基本局限于本教区。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爆发,西欧人口增长乏力,社会各行各业人力资源匮乏。教会和社会各界只能通过教育提高既有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力资源供给的效益。14世纪末,英格兰毛纺织业发展迅猛,牵动手工业各个部类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伦敦创新了丝织业,采矿业、酿酒业等都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培养实用人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教士,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独立开办以培养匠人为主的学校,新兴社会阶层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中世纪漫长的演进,英格兰率先进入世教育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飞跃不仅是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进步,也是世界历史走出中世纪的重要标志。

——据陈界《英格兰中世纪教育的演进》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英格兰教育的演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英格兰教育演变带来的影响。
2022-07-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庄园图


材料二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马克垚《欧洲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三   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

——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庄园土地的类型,并概述庄园的性质。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是中世纪晚期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的胚细胞”的理解。
2022-07-20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世纪末,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皈依罗马教会,并强制臣民信仰天主教,开启神权和政权相结合的时代。751年,丕平通过捐赠教皇大量土地,成功窃取法兰克王国王位。至9世纪时,不仅教会占有西欧全部土地的1/3以上,教皇也成为欧洲“精神王国”的首领。9世纪后,随着法兰克王国的解体,欧洲封臣逐渐获得其封地的世袭权,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领主,甚至皇帝(国王)也被迫屈服于大封建主。虽然教会的腐败一度削弱了其统治的实力,但在克里尼派改革家,如教皇利奥九世的领导下,不仅推广了禁欲主义,也打击了世俗领主的势力。

——摘编自张劻娟《试析中世纪天主教鼎盛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虽然使大量古罗马典籍遗失,但部分作品在教堂和修道院里得到了保护,散失在民间的典籍则因神职人员的收集,而得以在教会组织乃至西欧各地流传。随着十字军东征,教会不仅收集了大量古希腊及阿拉伯典籍,还收获了一批懂得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的学者,既填补了中世纪欧洲缺失的希腊文化,也使阿拉伯文明得到一定流传。遍布欧洲的修道院不仅培养了大量从事文化学习和学术研究的神职人员,也为这次翻译运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且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社会化,形成了大学,如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就是从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学校演变而来的。

——摘编自陈文滨刘开艳《天主教会与西欧中世纪文化的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鼎盛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天主教会对西欧文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参加仪式的教徒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的、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这一事件预示着(     
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欧社会的统一
C.教权王权的矛盾D.世俗力量的消亡
2022-07-15更新 | 1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