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阿根廷宣告独立,然而独立战争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社会结构,一小撮特权阶层占据大量土地,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英美等国与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大肆侵略和掠夺,“在这个国家将近一半的商人是外国人”。地方封建割据严重,国家处于动荡和纷争之中,权力被众多“考迪罗”瓜分。直到1861年,阿根廷才正式成为统一国家。

——摘编自林华《拉美国家独立后50年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爆发前夕,阿根廷通过发展初级产品出口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阿根廷的进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模式开始向“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转变。1946年,阿根廷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外资铁路国有化,并新建一系列基础设施。汽车、钢铁、石化等重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烟草、服装等轻工业也得到继续发展。至1949年,阿根廷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6%,工业产量上升了25%。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工业化进程缓慢,制造业占商品出口比重过低,政府积累下大量外债等。民众对政府的经济政策日益不满,并通过选举政治表达出来。新政府陆续出台贸易保护、高工资和高福利等社会政策,“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进一步陷入困境。

——摘编自董国辉《阿根廷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确立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分析阿根廷独立后迟迟没有实现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根廷工业化战略的特点及效果。
(3)综合上述材料,为阿根廷现代化之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06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 . 亚非拉民族独立与崛起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戴高乐)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无奈的痛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

——摘编自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注:《希望回忆录》是法国总统戴高乐退出政坛之后写成的回忆录,其回忆的内容主要针对冷战时期。

材料二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某殖民地总督的助手):19473月的口口口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1)材料一戴高乐所说的“那些地方”最有可能包括的殖民地当指(     )。
A.巴西B.印度C.阿尔及利亚D.墨西哥

(2)结合材料二“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的描述,口口口处当指殖民地(     )。
A.巴西B.印度C.阿尔及利亚D.墨西哥

(3)材料二中“把火扑灭”的最终结果是英国(     )。
A.同意印巴分治B.允许成立国大党C.废除食盐专卖D.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4)殖民者面对殖民地问题流露出“并不是随心所欲”“并无选择的余地”的情绪,下列对这些情绪产生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促使英法殖民当局认识自身殖民政策的危害
B.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并赢得广泛支持
C.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影响英法调整殖民政策举棋不定
D.美苏在二战后崛起,支持英法继续进行殖民活动,镇压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三   广大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他们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主要力量。

——节选自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四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

(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广大亚非拉国家在崛起中还面临哪些问题或挑战?
2024-0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003年,在坎昆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届部长会议上,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关税、实行贸易自由化,七十七国集团、非洲联盟、最不发达国家组成联盟,巴西、印度、中国等组成二十一国集团,挫败了发达国家的企图。这一结果(     
A.表明世界经济旧秩序的瓦解B.说明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凸显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D.反映了“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2024-01-10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据着相同的结构性位置,这在一方面决定了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经济发展是它们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政治主题。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政治主题经历了从政权建设向民主转型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自由民主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效果甚为不佳,不仅没能恢复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而且难以调和政治冲突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打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社会基础。

——摘编自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第三世界政治主题转换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呈现了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结构,据此可知(     
   
A.各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波动较明显B.发达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丧失
C.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上升D.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均衡发展
6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威特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伊朗把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资产全部收归国有。到1977年,大多数海湾地区产油国都取得了石油标价权和生产自主权。这些措施(       
A.适应了第三次科技革命B.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
C.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D.确立了经济自立的基础
7 . 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谷物供应地区,亚洲、非洲亦有少量余粮出口。而到50年代,拉丁美洲净出口额仅有100万吨谷物,亚洲地区则变为净进口地区。8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年净进口数量竟高达9000多万吨。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长期存在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
C.新兴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影响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的加快
8 . 有学者指出:“今天第三世界的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内部和相互间不断发生的教派纷争、种族屠杀、边界战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在此,该学者(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B.做出了历史解释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D.坚持了辩证思维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堤、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第一次工业命的开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各国应如应对经济全球化?
2023-07-1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
A.借助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
C.利用了自身合理的经济结构基础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