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6年,迪亚斯上台,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者,他向外国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农、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从发达国家进口制成品,发展出口经济。这是一种依附性的增长模式,依赖一两种出口产品的经济严重受制于外国市场和资本……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墨西哥开始探索自主性的发展道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成为促使墨西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推动了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为推动面向内部市场的本国工业的发展,墨西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提高关税,引进外资,建立国有企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墨西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进口替代战略本身的局限愈加显著。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墨西哥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率降低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外贸逆差扩大,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从1982年开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和指导下,墨西哥被迫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1986年9月,墨西哥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降低或取消关税壁垒,促进出口。1992年,墨西哥和美国、加拿大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行,使墨西哥几乎完全放弃了长期以来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一种新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墨西哥的经济走上了恢复和增长之路。

——摘编自董经胜《墨西哥现代化模式的转换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实施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墨西哥是如何应对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并谈谈墨西哥现代化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24-05-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3月,纳赛尔首次提出在埃及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纳赛尔认为,不发达国家消除落后的唯一方法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应由人民掌握所有生产资料,根据预定计划决定利润的处理”。通过土地改革,没收王室土地,对全部农业用地的13%进行了重新分配,分配给那些占地不到2费丹的农户。到1963年,从国有部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经济各部门中所占比例看,工业和电力部门达60%,交通部门达75%,农业部门占6%。从19561970年纳赛尔总统去世,埃及选择了具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由于1967年埃及参加中东战争,经济开始下滑,到20世纪70年代后降为3.5%甚至更低。之后,政府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摘编自王泰《埃及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的历史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埃及选择具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
(2)20世纪70年代后埃及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请给埃及政府拟订若干合理的建议。
2024-05-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高达13000亿美元,相当于被统计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度低落……80年代末33种初级产品的实际价格比70年代下降了30%,石油价格在1984—1988年间跌幅达65%。这对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打击十分沉重。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的范围而扩展至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真正全球性变革的浪潮。……西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国家主权原则受到侵蚀、贫富分化加剧、人才外流、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文化霸权问题、世界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和社会犯罪问题猖獗等。

——摘编自王最、王平等著:《普世原则与特殊道路:亚非现代化困境》

材料三 几十年来,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重要基础,也是中方长期、鉴定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续写中卢友好合作关系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走出困境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2024-02-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波三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511960 年19611970 年1971一1980 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
日本8.010.64.93.84.7
美国3.33.92.82.72.8
联邦德国7.34.62.81.53.1
法国4.85.63.71.63.1
英国2.82.81.92.53.1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物价年增长率(%)

国家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
美国2.0%2.3%6.6%
日本2.9%5.4%9.6%
联邦德国1.0%2.4%5.0%
英国4.3%3.4%12.4%
法国6.1%3.9%8.7%

材料三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3-08-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并发展,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从而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三世界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1939-),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1914-1939)的广度和深度,导致了非殖民化运动和一百多个新国家的独立发展。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会员国,到1981年会员国总数达到156个。这105个新会员国大都是在被摧毁的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一-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得世界政治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占世界土地面积2/3、世界总人口3/4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从过去的受压迫受奴役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不仅摧毁了旧有的世界殖民体系,也沉重地打击了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两极格局,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争取实现国际政治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斗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无疑是20世纪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一大变化。

——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2023-07-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7%;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1倍。部分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发展变化较为显著,尼日利亚政府用石油收入兴建了炼油、钢铁等工业以及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国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科特迪瓦没有有利的资源条件,只能生产传统的经济作物如咖啡、油棕等,但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科特迪瓦也因此一度被誉为“西非经济的橱窗”。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到1.4%。20世纪80年代,非洲饥饿人口达1.5亿,每年约有500万儿童饿死。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年非洲外债总额为132亿美元,1980年增至1269亿美元,1990年又增至272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90%。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等现象,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军人政府相继上台,但是工业化、现代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长期忽略农村中的土地改革,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发育畸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又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拉美各国债务严重失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不断攀升,国际贸易的“剪刀差”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经济困难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当今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
2023-07-24更新 | 1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材料二       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亚非拉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加入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行列。殖民体系的瓦解使东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的形式和重心发生了变化,从直接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转移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联系,各国之间的联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表现得更加紧密而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了。世界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的结果和影响。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通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但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堤、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发展中国家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3-07-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79年,韩国制定《职业训练基本法》,规定雇用30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内部职业训练义务化,政府对企业主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府对数万名被解雇人员进行职业训练。这说明,韩国(     
A.进行产业结构调整B.重视技术人才培养
C.以企业主利益为重D.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9 .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这说明二战后(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B.新兴国家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第三世界崛起已改变国际格局D.全球化下各国发展路径单一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有拉丁美洲的“中间道路”、印度的“混合经济”、石油输出国和农矿产资源国的发展模式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出口加工模式等。这些模式使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材料所述的这些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以各自国情状况为依托B.以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根本宗旨
C.以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D.以对外贸易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