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工业化与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18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订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同时据统计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

——摘编自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等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
2024-05-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非的机器制造业已能提供国内工业设备需求量的80%。但随后南非经济出现近二十年的增长乏力甚至衰退,以制造业为例,1975—1980年,南非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是4.1%,1980—1990年则为负增长,这是南非工业化以来从未发生过的现象。据此可知,南非(     
A.深受西方国家经济停滞影响B.现代化进程呈现艰难性特点
C.种族隔离制度弊端日益突显D.争取民族独立成为首要任务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2003年,在坎昆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届部长会议上,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关税、实行贸易自由化,七十七国集团、非洲联盟、最不发达国家组成联盟,巴西、印度、中国等组成二十一国集团,挫败了发达国家的企图。这一结果(     
A.表明世界经济旧秩序的瓦解B.说明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凸显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D.反映了“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2024-01-10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二)历史试题
4 . 1990~1994年间,墨西哥吸引了高达1040亿美元的外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据世界银行计算,根据9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墨西哥吸引外资的数量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4%。这说明了(     
A.政治格局的变动刺激经济高速发展B.墨西哥的经济面临较大风险
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D.跨国公司推动资本全球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7%;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1倍。部分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发展变化较为显著,尼日利亚政府用石油收入兴建了炼油、钢铁等工业以及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国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科特迪瓦没有有利的资源条件,只能生产传统的经济作物如咖啡、油棕等,但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科特迪瓦也因此一度被誉为“西非经济的橱窗”。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到1.4%。20世纪80年代,非洲饥饿人口达1.5亿,每年约有500万儿童饿死。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年非洲外债总额为132亿美元,1980年增至1269亿美元,1990年又增至272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90%。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等现象,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军人政府相继上台,但是工业化、现代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长期忽略农村中的土地改革,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发育畸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又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拉美各国债务严重失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不断攀升,国际贸易的“剪刀差”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经济困难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当今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
2023-07-24更新 | 11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注意发扬宽容、和谐、勤俭的精神,又大力提倡重科技、重管理、重效率的作风。这表明,二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       
A.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B.重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指导职能
C.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023-07-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1970—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在它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3%增加到27.4%;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从62.39亿美元增加到84.66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也逐渐增加,到1980年,累计已达到50~100亿美元。这些变化说明发展中国家(     
A.加强南北对话提高国际地位B.进行资本输出改变不利局面
C.建立区域集团应对挑战D.加强合作提升整体力量
2023-06-01更新 | 469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二   大西洋示意图



请以地中海的称呼为例,围绕历史上的大西洋,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1-15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1950~2004年发展中国家(地区)向发达国家(地区)的出口占本国(地区)总出口的比重变化。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有所改善B.逆全球化在国际贸易中有所抬头
C.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趋于严苛D.生产全球化趋势受到进一步阻碍
2023-01-12更新 | 37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64年进行的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中,新增“贸易与发展”条款,规定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特殊优惠待遇,明确发达缔约方不应期望发展中缔约方作出对等的减让承诺。该条款表明(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西方在全球化中主导地位动摇
C.发展中国家受到一定照顾D.世贸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