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65~1995年发展中国家部分商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情况(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     

A.农业发展对外依赖度较高B.产业结构局部调整受制于霸权主义
C.外向型经济模式成为主导D.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得到一定提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年前,在欧美产业革命的带动下,阿根廷成为欧洲特别是英国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地,羊毛、小麦、牛肉源源不断供应欧洲市场,为阿根廷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到1914年阿根廷人均收入已经比肩德国和北欧国家。19291933年,欧美大萧条来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欧美大国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加重了危机,也使阿根廷依托农业出口的经济模式陷入困境。直至今日,阿根廷工业化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工业体系也只是停留在进口加工装配阶段,生产设备、半成品等严重依赖进口,产能规模受制于农牧业出口部门的创汇能力。一旦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农业部门创汇能力锐减,政府只能靠通过发债、增发货币等方式负债经营。进入21世纪伊始,阿根廷还爆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发社会政治危机,人均 GDP从原先8000美元腰斩至不到4000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标本。

——摘编自叶书宏赵燕燕《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百年迷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根廷现代化面临的经济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阿根廷突破经济困境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4-05-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20世纪60年代,拉美地区经济部分领域情况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拉美地区(     

A.民族经济持续增长B.国家过分干预经济
C.经济发展面临挑战D.深受金元外交影响
2024-05-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高中历史
4 . 1974年,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以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文件,呼吁各国在主权平等以及公正公平的原则下开展各种经贸交流。确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利。这表明(     
A.不合理的经济秩序遭到冲击B.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经济
C.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发生动摇D.国际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2024-03-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轰轰烈烈的近10年间,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该学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助长了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B.加速了政治多极化的进程
C.制约了第三世界的正常发展D.导致了新殖民主义的抬头
2024-03-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6 .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严重的经济失衡和结构性不平等,劳动力不断向富裕国家转移,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些问题源于(     
A.国内政局长期动荡B.国家政策严重失误
C.西方国家殖民侵略D.大国推行霸权主义
2024-01-16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拉练(一)历史试题
7 . 1961年独立后的南非,资源开发收益仍然被宗主国的跨国公司占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有色人种表面上获得了被作秀拉票游戏表达的政治自由,实际上最底层40%的人口只能分享经济总量的6%。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南非的去殖民化尚未完成B.发达国家对南非转嫁经济危机
C.经济自由比政治自由重要D.跨国公司是新形态的殖民工具
8 . 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谷物供应地区,亚洲、非洲亦有少量余粮出口。而到50年代,拉丁美洲净出口额仅有100万吨谷物,亚洲地区则变为净进口地区。8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年净进口数量竟高达9000多万吨。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长期存在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
C.新兴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影响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的加快
9 . 中国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世界银行先后检查小浪底26次,对工程各方面提出评估、咨询意见,对中国这一重大工程要求采取国际招标,结果一些主要工程的施工责任方分别为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跨国公司。这些情况说明(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合作B.国家主权在全球化中受到侵犯
C.反全球化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D.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2023-08-3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7%;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1倍。部分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发展变化较为显著,尼日利亚政府用石油收入兴建了炼油、钢铁等工业以及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国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科特迪瓦没有有利的资源条件,只能生产传统的经济作物如咖啡、油棕等,但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科特迪瓦也因此一度被誉为“西非经济的橱窗”。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到1.4%。20世纪80年代,非洲饥饿人口达1.5亿,每年约有500万儿童饿死。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年非洲外债总额为132亿美元,1980年增至1269亿美元,1990年又增至272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90%。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等现象,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军人政府相继上台,但是工业化、现代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长期忽略农村中的土地改革,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发育畸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又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拉美各国债务严重失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不断攀升,国际贸易的“剪刀差”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经济困难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当今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
2023-07-24更新 | 11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考前训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