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倗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
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 . 先秦王位的传承途径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并不是开始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继一及,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22-10-30更新 | 691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补习班)
4 . 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携长子姬括与少子姬戏至镐京朝觐周王。宣王仅因偏爱姬戏,便一意孤行扶持姬戏登鲁公君位,是为鲁懿公。懿公九年,姬括之子伯御攻杀懿公自立。这样,鲁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公室内乱,材料反映出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王室衰微已成大势
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以后,嫡长子继承原则被运用到皇位继承和一般地主家产分配之中,但没有西周宗法制严格:在东汉豪族地主的田庄内,庄主“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权,“谱学”大兴。这反映了
A.家国同构是古代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
B.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C.宗法宗族观念在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D.宗法伦理道德维系封建社会长治久安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清以来,民间修谱之风颇为盛行,甚至出现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作为自己的先祖。这类行为
A.意在维护门阀等级制度B.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C.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D.是传承家风敬宗睦族的需要
2022-04-09更新 | 52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春秋时期,“姓”代表大宗,而“氏”则指小宗。到了战国末年,人们逐渐将姓氏结合在一起使用,表示一个人的出身。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小农经济的发展
C.血缘纽带的割裂D.贵族政治的异变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长子继承C.皇位世袭D.封土建国
2021-08-20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
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
2021-05-09更新 | 1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10 .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盟约,互相称王,公元前325年,蔡阁君主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进行了五国相王。这反映了当时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诸侯间矛盾得以解决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贵族阶层被官僚取代
2021-05-08更新 | 600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