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
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权弱化
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
2023-05-21更新 | 597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       
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
3 . 据下表可知,周朝(     

(注:①宋微子,商王帝乙之子;②前369年—前329年,小宗戴氏成为国君)
A.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B.传统政治的失序
C.分封异性王巩固贵族政治D.沿袭嫡长子继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西周君主继位序数、谥号、姓名与世代序数之考察。据此推知,西周时期
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
1武王(姬发)5穆王(姬满)9夷王(姬燮)
2成王(姬诵)6共王(姬翳扈)10厉王(姬胡)
3康王(姬钊)7懿王(姬囏)11宣王(姬静)
4昭王(姬瑕)8孝王(姬辟方)12幽王(姬宫涅)十一
A.宗法继承以嫡长子为主B.王位继承方式出现变化
C.国家制度建构尚不成熟D.天下共主局面逐渐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周族先祖古公亶父欲以少子季历继位,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故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正妻生子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子曰发,但“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这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度尚未定型
C.皇位更替以贤能为标准D.统治者极力构建神权政治
2023-01-22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先秦王位的传承途径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并不是开始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一继一及,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恪守分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22-10-30更新 | 691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仪礼·觐礼》日:“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周代以政治联姻巩固统治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密切D.儒家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     
A.中心突出且自由活泼B.讲究对称和主次分明
C.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D.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