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冬学是指农村在冬国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从1949年到1951年,我国农村起“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高潮。参加冬学的农民在这三年间分别达到1000余万人、2500余万人和4200余万人,这(     
A.适应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B.反映了“左倾”错误蔓延到教育领域
C.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D.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2 . 1957年,浙江省兰溪县冬季扫盲运动掀起高潮,入学人数达到2.34万人,出现了“村村有民校,处处读书声”的农民业余文化学习的热潮。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C.反映了“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D.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2023-10-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1年11月24日,中国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1952年6月20日,中国邮政为这套广播体操发行了一套40枚的邮票(下图为其中的4枚),邮票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短袖短裤的健康女性,分别展示40个体操动作。这表明我国政府(     
A.推广普及新式的运动服装B.倡导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C.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D.把女性健康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
2023-09-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文化制度是西方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变器不变道”,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洋务运动对21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启示》

材料二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人才观所反映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并指出这一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最主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教育采取的重大举措。
5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梁希(1883—1958),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个地区。他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新中国林业部部长,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编写《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等教材,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造林专家。梁希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业研究成果,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

——摘编自刘文亮《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梁希对近现代中国林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希作出贡献的原因。
6 . 下面是中国新时期教育大事年表(部分)。这些文件的通过(     
时间文件内容摘要
1985年《关于教师节的决定》设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在住房和社会福利待遇上优待教师
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版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A.为新时期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B.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善
C.有利于提高新时期教育的水平D.使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风气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停刊于1926年7月,它经历了由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3)的启蒙刊物向中因共产党党刊(1923~1926)的转变。《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始终肩负着中国思想解放的时代使命。《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中国人的视线,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中共二大之后,《析青年》改组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由瞿秋白担任主编,出版季刊(1923.6~1924.12)。这一时期《新青年》的文章更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后因国内外形势复杂,杂志不能如期出版,于1926年7月终刊。

——摘编自王泽、高天宇《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党内的一些党员以及社会上一些群众在内的小部分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十分了解。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批评、讨论活动在《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展开。报刊所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正好给了大众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吸收和采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广大人民共同进步。报刊对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消除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误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报刊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各层次、各领域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被普及。

——摘编自张海丽《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发行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青年》宣传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相较于近代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8 . 1954年,苏联中篇小说《解冻》问世,引起强烈反响。这一年里,积极干预生活、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作品不断出现。1956—1957年,我国经常研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并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如文学创作的模式化、官僚主义、要求文学的真实性、要求作家在选材上更大的自由等。由此推知(     
A.苏联文学风格主导中国文学发展方向
B.苏联“解冻”文学被“双百”方针吸收
C.求同存异的原则被应用于文学领域
D.社会主义国家盛行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2023-08-3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9 . 1956年起,中国派出代表团出访英、法、苏联等,学习先进电影产业管理经验,并在国内开展各国电影展映,同时选送国内优秀电影作品参加国际性电影节展。这些现象说明,中国(     
A.电影创作融入西方文化要素B.电影成为文化外宣主要渠道
C.人民文化素养得到整体提升D.政策方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人在从事商品经济过程中需要与外界不断地交流,因此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对外交往能力。一般说来,古希腊人对外交往能力越强,其理性越发达。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理性,普遍意义的知识即为普遍的理性。在教育上正是由于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真理,因而传授理性知识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公民的理性培养可以通过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如公民大会、公民法庭、剧院、市政广场等获得相关的教育和知识。

——据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等整理

材料二   “贞观五年,太宗数幸国学,遂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凡三千二百六十员。”加上各国各族派来的留学生,鼎盛时有8000多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学习内容是经史,学成可以去考明经、进士等科。另外三学是律学、书学、算学,学成可以去考明法、明字、明算等科。此外,京都尚有不归国子监统辖的崇玄学、医学等。其中的崇玄学为唐代特有的道举科培养人才,学习内容是老、庄列等子书。生徒进入官学的第一天起就在追求当官,即“学而优则仕”,时人称“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摘编自陈玄荣《唐代科举制的文化内涵初探》

材料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作为新中国全体人民的公德。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指出,为保证教育效果,劳动教育要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时期的学校劳动教育始终秉持这一原则。1958年以后,各级各类学校均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从小学到大学,每一名学生均按要求参加了一定时间的劳动锻炼。教师通过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以及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督促子女在家从事家庭劳动、进行自我服务劳动。而社会劳动教育主要借助于发扬“劳动光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这一时期共开展了四次全国性质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上万人。

——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显著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京都官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当时京都官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加强劳动教育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