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和2006年福建部分经济指数对比表

年代福建总产值(亿元)福建农业总产值(亿元)福建农业总产值占比(%)
197866.3728.2242.59%
200675831496.3519.7%

——据国家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局数据编

材料二   1985年开始,福建省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放开农副产品市场,市场机制的“无形指挥棒”指挥着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林、教、渔业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3年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配置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临海蓝色产业带、西北绿色产业带和阅东南高优农业带等三个特色产业带。

——摘编自叶珙、黄茂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变及展望》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福建农业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78年以来福建农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福建农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1-07-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1978到1985的矩矩7年时间内,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7%下降到15.1%。蔡昉等学者将其称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项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
C.乡镇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进D.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
2020-08-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9年,安徽来安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粮食增产37%,包干到组的生产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生产队增产3.4%,而仍然坚持原来生产体制的生产队减产6.7%。这反映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被取消
2019-07-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指
A.多种经济责任制取代公有制
B.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6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成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主要是指
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8 . 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土地改革B.实施“一五”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6-11-27更新 | 115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