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第一至第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次序时间主要内容
第一1982正式承认包产到户的合法性
第二1983放活农村工商业
第三1984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第四1985取消统购统销
第五1986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工农城乡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2023-07-05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2022-07-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