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丘吉尔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的复杂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三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3)材料三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
2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围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随之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表明
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2020-08-11更新 | 2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乌南察布市集宁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想摆脱美国控制西欧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D.反对欧洲共同体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4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处于意识形态前哨的联邦德国,也缓解了与民主德国的紧张关系,实施了“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两国的外交政策已经摆脱冷战轨道
B.法德两国退出了资本主义阵营
C.法德两国的政策对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19-04-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资本主义阵营崩溃瓦解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6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019-01-30更新 | 9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8 .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即将消灭国家
B.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C.北约东扩
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9 . 近现代以来,美欧在相对稳定中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

材料二“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戴高乐

材料三2013年10月以来,发生了涉及欧洲多个国家领导人的“监听门”事件,虽然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监听行为表示不满,并要求美国作出解释、停止监听,但也仅此而已。从欧洲政要的言论来看,欧洲国家并没有打算对美采取报复措施,也无意令事态升级。从美方来看,美政府虽未进行公开、认真的道歉,但也尽力采取措施息事宁人,不断好言好语地安抚愤怒中的欧洲盟友。……“监听门”虽令美欧关系雪上加霜,引发欧洲媒体和民众的不满,但只能算是美欧关系中的“战术问题”,并未动摇美欧战略合作的根基,也不大可能影响双方在叙利亚、伊朗核问题等问题上的合作。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美国对外援助计划的意图。概述戴高乐“欧洲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三中关于“监听门”事件对美欧关系影响的观点并说明其依据。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原因。

2017-05-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3年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但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这一事件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冷战格局的加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两极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