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等盟国代表就已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园开会,讨论建立战后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问题,但会议没有解决大国否决权的使用及创始会员国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继续讨论了关于安理会中大国否决权的使用范围问题。最后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折中方案:常任理事国在理事会中除关于程序问题外,一切实质性问题都可以行使否决权,但在和平解决争端问题时,持异议的国家即使是大国也要放弃在安理会的表决权。同时,会议同意苏联的要求,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列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会议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安全理事会最初由美、苏、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都必须获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同时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等。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1945—1949)》

材料三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斗争中,综合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决定一国或国家集团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既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也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腾飞。

——摘编自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原则,并分析联合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
2023-12-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材料题解析题

材料一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展开了积极活跃的外交政策。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 年在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后,推动联合国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在4年执政期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0.7%,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时期。1992年克林顿上台,早在竞选时期,他就提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构筑新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取胜;推进世界民主化;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执政期间,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理念;民主不分国界,安全不可分割。

——摘编自金重远等《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同110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差别考虑国家关系的新思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国家关系应遵守的原则。邓小平要求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对外关系上,明确提出经济开放的同时,文化也要对外开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的外交思想。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重大举措。江泽民还将国际新秩序理论的内容从政治与经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外交措施
4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 年一次讲话中说道:“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未来五年、十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他的这段讲话的深意是(     )
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C.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D.两极格局崩溃
2023-10-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协约国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并成立了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从而确立了战后国际新格局……。 该体系的确立,目的是为了维护战后的和平与安宁,但是从其形成的第一天起就酝酿着新的更加激烈的争夺,埋下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摘引自赵文亮、崔美《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

材料二   1943 年9 月意大利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国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而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因此将这些协定的总和称之为……体系。

——摘引自仝晰纲《历史学考研词典》

材料三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四   1945 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 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确立的国际新格局是什么?列举构成这个体系的主要条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名称。并简要评价这一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一宣言的名称,并简述该宣言签署的意义。
(4)材料四中“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具体有哪些表现?
2023-10-09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欠发达社会应以一种有计划、有控制、加速度的方式重视西方的发展。在各国尚不存在西方体制及传统时,应引进或通过“功能等同物”来加以替代,这理论(       
A.顺应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诉求B.漠视殖民制度的历史影响力
C.助推了美国对中间地带的争夺D.使国际形势趋向平稳与缓和
7 . 如图为英国人绘制的一幅漫画,据此可知(     
   
A.资本主义阵营离心倾向突出B.马歇尔计划吸引力增强
C.欧洲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联合D.英国考虑是否加入欧元区
2023-08-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高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8 . 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公开承认,二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主要是指(       
A.世界多极化轮廓的显现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C.美苏全面冷战局面形成D.欧盟崛起威胁美国霸权
9 . 1990年4月,美国国防部以“维持均势”、防止任何“地区性霸权”作为未来战略取向;1990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首次强调了“地区威胁”的问题;此后,美国更加注重对“地区威胁”的应对。材料反映出(     
A.美苏争霸局面加剧B.地区霸权问题严重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的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贵--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度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部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李其荣《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极其残酷的杀戮”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二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2022-11-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