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时期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这一改革,有利于(     
A.促进江南开发B.实现全国统一C.推动政权转型D.降低改革阻力
2023-1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北魏均田制中严格限制桑田的买卖和占有限额,至北齐则不仅将桑田改称为永业田,还允许均田民将新垦之田归各户私有,不入还授之列。据此可以推知(     
A.均田制日益走向严密B.土地呈现集中的趋势
C.官方鼓励土地的买卖D.均田民社会地位提高
2023-1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北魏前期的祭祀呈现出母权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特点,孝文帝改革后在祭祀对象上明显地向以尧舜禹等为主的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倾斜。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       
A.祭祀内容的丰富性B.祭祀礼仪的灵活性
C.政权的封建化进程D.为隋唐的盛世奠基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魏书》记载,北魏决定以“魏”为国号,认为“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魏书》中称东晋为“僭伪”,称宋齐梁为“岛夷”,这些称呼(     
A.表明北魏完成了封建化B.意在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C.扫清了孝文帝改革阻力D.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复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的动因大都是为了化解和克服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在化解原有矛盾的过程中,又常常产生革新与守旧之间新的矛盾。能否克服改革阻力,将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关系改革成败,进而关系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改革通常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只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单项改革。这种单项制度的改变可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取得一些效果,但对于克服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往往效果不佳。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又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制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中央权威,做到中央令行禁止,是改革成功、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自白钢《科学总结历史上的改革经验》


请以“改革的成与败”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5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北魏)入主中原后,根据汉地传统钦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并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北魏这些措施意在(     
A.整合民间力量以扩大统治基础B.推动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C.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鲜卑统治D.加快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进程
8 . 有学者指出:中原地区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礼乐文章,扫地将尽”,文化遭遇空前浩劫。在这种形势下,孝文帝进行的移风易俗改革,如“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尊孔子”等,对学习吸取汉民族先进文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该学者认为孝文帝改革(       
A.有利于中原地区文化的复兴B.彻底改变了鲜卑族的习俗
C.推动了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D.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统一
2023-06-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 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 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134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493 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力排众议,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这次迁都(     
A.强化了北魏对长江流域的控制B.推动了黄河流域走向统一
C.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彻底摧毁了北魏贵族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