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2 .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能挽救北宋灭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涉及范围广领域宽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D.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2020-08-19更新 | 204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向全国推行免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民户按户等轮流到官府服役的旧制,改为需服役民众向官府交纳“免役钱”和不需服役民众向官府交纳“助役钱”,再由官府出钱募人服役。王安石推行免役法有利于
A.减轻农户的生活负担B.创制以钱代役的模式
C.保障农业生产的时间D.缓和阶层间贫富差距

4 . 材料   针对传统官学有名无实的现状和科举取士仅凭试卷定弃取的弊端,熙宁四年,王安石在太学推行“三舍法”,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建立长期的、系统的考察制度来培养选拔人才。1072年,王安石主编的《三经新义》颁于学校,作为教科书。1079年正式形成学令公布。“三舍法”规定:太学生员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个等级。外舍生每月进行一次“私试”,每年进行一次“公试”,第一、二等者升入内舍生;内舍生二年进行一次“舍试”,得优、二等的升上舍生,升舍时还要参考每月所记学生的品行和成绩,决定是否升舍;上舍生根据累积的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业品行分为三等,上等直接任命为官,中等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可直接参加省试。元明清的学校基本沿用“三舍法”升补学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三舍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三舍法”。
5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2020-07-11更新 | 10364次组卷 | 20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2020-07-08更新 | 6774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

7 . 材料   今湖南西部及其周边地区为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原设羁縻州数十,由荆湖北路的辰州管辖,熙宁五年,王安石派新法主将章惇主持开发湘西地区。首先对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招抚政策,“得主客户14809户,丁79089口,田260436亩”,增加了田赋等收入;然后颁布诏令宣布凡是藏匿于两江地区各种罪犯一律赦免,立功归顺还可获奖励,如敢制造事端立即捕杀;在新开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如新建的新化县,于熙宁七年已建立县学,政府找给水田二百亩作为学田用作县学的经费等:以后又在湘西、湘中及西南山区陆续设置县、镇、察、堡等,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归顺宋政府直接管辖,这些变化都是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

——摘编自陈振《宋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湘西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发湘西的意义。
8 . 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C.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
2020-05-06更新 | 76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统一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9 . 《哈佛极简中国史》载:“王安石的‘新法’主张政府应该更有作为,大型商业应由官营贸易机构而非私人经商者管理;应由官府而非大地主向贫穷的农户提供贷款。”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A.募役法、均输法B.农田水利法、保马法
C.市易法、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10 . 材料 宋代铜钱铸造量为历代之最,但民间常出现无钱可用的“钱荒”现象。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北宋朝廷以严厉的刑罚展开“钱禁",即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但收效不大。王安石变法后,解除了“钱禁”.他认为,开放“钱禁”有利于物资流入;以此“理财”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废除“钱禁”后,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

“钱荒”现象更趋严重,百姓售出自己的大部分产品,仍不足以缴纳官府的免役钱。至宋仁宗年间,宋廷恢复了“钱禁”法令.

——据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出现“钱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解除“钱禁”失败的历史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