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张居正认为“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体现了张居正(       
A.认识到封建统治危机的原因B.致力于推行一条鞭法
C.强调农产品商品化的必要性D.具有农商并重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 ,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2023-03-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张居正恢复了明初的“考成法”,令六部、都察院及所有大小衙门将所有题奏奉行事务造三个文簿,说明何时开办,何时完成,完成后注销。“月有考,岁有稽,严综核,奏实效。”欺隐拖拉者参奏,劣者被淘汰,贤者被提拔。据此可知,张居正的这些改革措施(     
A.扩大了官吏来源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促进了明朝崛起D.有利于政治清明
2022-12-09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载张居正改革十年“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官署名)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材料无法体现张居正改革:(     
A.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B.增加了政府下财政收入
C.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办事效率D.减轻沉重的田赋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中说:“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以上材料表明张居正意图(     
A.整肃吏治,加强考核B.裁减开支,节省费用
C.清丈土地,抑制兼并D.筹集经费,远洋航行
6 . 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上台后,面对土地强权、财政赤字等问题,下令在全国各地清丈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图册详载每块土地的编号、田主姓名和亩数等,并将各地的赋税和劳役,平均分摊到实际占有的土地上,这些改革举措
A.成功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痼疾B.有利于缓解有产无税的弊病
C.极大助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D.使大量无地农民成为自耕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据此可知,“一条鞭法”的实施(     
A.解除农民的劳役负担,稳定了农业生产B.简化赋税征收手续,杜绝地方官员贪腐
C.农民彻底获得自由,促进了手工业发展D.赋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遭受商人盘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中叶,由于土地兼并、隐漏,人口逃亡流失,户田二籍混乱失真,“豪民有田无粮,穷民摊派受病”,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日益缩短,财源枯竭,所谓“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针对这种弊端,张居正于万历六年(1578年)对“天下田亩通行丈量”,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300万顷。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饭)”,成效立见。

——摘编自曹大为《评张居正改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条鞭法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改革的核心在财政,是一个半世纪赋役改革的延续。这一改革表现在他一步到位的改革思想:清丈田粮,赋役合一、统一计银征税,从而重构了一个新的财政体系,意味着明朝对于之前的以实物征收与力役征发为主的财政体系,朝向以白银为主的财政体系急剧转型,由此建立了白银为主币的货币体系,中国的白银经济自此开端,一直持续至1935年。这种基本的制度变迁瓦解了明朝前期的财政体系,也瓦解了明朝前期的社会基层组织结构乃至明前期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治理机制。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财政改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众多王公贵族、官宦亲戚利用特权,大量占夺土地,并且强取强卖,拒不交税,严重影响了明朝的国家收入,这种情况到明朝中后期更为严重,恰时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常常入寇边塞,黄河也屡次决口,水灾范围数十县,民不聊生。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居正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政治上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并且整顿邮政。军事上,张居正为了防御蒙古族入寇边关,派戚继光守荆门,派李成梁镇辽东,又修缮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

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目的是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在水利方面他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使漕船可以直达北京。

这次改革张居正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摘自熊召正著《张居正》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改革的内容,你是如何看待张居正改革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