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以一条鞭法为例,“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
2024-05-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奉钦依,转行各该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由此可知,考成法实施的结果是(     
A.充实了内阁权力B.内阁成了独立的决策机构
C.改变了六科职能D.加强了对官民言行的监视
2024-04-10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张居正执政的 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炳然”。因此,他被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誉为“宰相之杰”。他也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中国经济第一人”,且被载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册。据此可知,当时明朝(     
A.征收的赋税主要是米麦粟等实物B.改革进程一帆风顺而且卓有成效
C.经济发展大幅度领先于世界水平D.暂时缓解了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
2023-12-09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A.计亩征银, 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B.一概征银, 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C.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赋役征银,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023-11-25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 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中国最古老的经籍之一《易经》里已出现了“改革”的概念——“天地革而四时成”。“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几千年前,当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照亮历史地平线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等等古老的中国智慧,积淀为中华文明的固有秉性,历千秋万代而不衰,行千里万里尤蓬勃。纵观中国历史,通过改革或变法以强国,同样是古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摘编自徐成芳《改革开放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敞开的伟大品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改革”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纪录片《中国》讲述中国古代某一官员改革“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把工作任务登记在账簿上,逐月逐级考核后,汇总于内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位官员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有(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汉姓,说汉话          ④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时代催生变法改革,改革推动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并以赋役改革的形式迅速扩张,进入国家财政的层面。《会计录》显现出明代财政从实物折银到征银的曲折反复过程,这无疑已将原有的以实物为主的财政结构破坏殆尽,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财政危机表明,对于原有财政体系需要一个改革与重组。张居正改革正是应对这样的挑战与危机而出现的,是在白银通货的盛行中应运而生的。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二   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政潮”(1907年春夏间)。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政角度说明张居正改革应对“挑战与危机”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行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共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以及我国为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而提出的深化改革总目标。
2023-1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中国历代的变法与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废世卿世禄制B.孝文帝改革推行三长制
C.范仲淹改革变军事体制D.张居正改革行一条鞭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73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为挽救明朝统治危机,他针对“宗室骄悠”、“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质”等积弊,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①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④张居正死后,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万历元年,张居正奏请实施考成法,要求每个衙门将要考查项目制成两本相同的簿册,一本送各部门备注,每落实一件注销一件,如有积欠未清之事,由该部门具奏候旨,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此项改革举措的直接意图在于(       
A.完善上计制度,监察百官B.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C.突出内阁地位,赏罚官员D.加强官吏考核,整顿吏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