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奉钦依,转行各该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由此可知,考成法实施的结果是(     
A.充实了内阁权力B.内阁成了独立的决策机构
C.改变了六科职能D.加强了对官民言行的监视
2024-04-10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名校2024届高三4月第4周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573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逐月检查,另一本送六科,可要求六部半年一报,最后一本呈内阁,可对六科稽查进行核实。这一改革措施(     
A.造成明朝行政机构臃肿B.解除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C.迫使官员求务实讲效率D.是对王安石变法的借鉴
2023-12-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4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
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简表》(部分)
同乡核心成员:方逢时、刘尧诲(知已、门生)、耿定向( 知已)、曾省吾、王宗载、李维祯、傅作舟
家人边缘成员:游守礼(同乡)
姻亲核心成员:王篆(同乡)、李幼滋(同乡、同年)
边缘成员:王之浩(同乡)
朋友核心成员:王崇古、万恭、王宗沐等
师生核心成员:梁梦龙、庞尚鹏(知已)、张学颜等
边缘成员:潘晟
下属核心成员:谭纶、王国光、吴桂芳、戚继光、李成梁、潘季驯等
边缘成员:孙光枯、曹大野
A.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B.失败有其必然性
C.注重提升官员的素质D.受到顽固派阻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 ,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2023-03-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郴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秦国的商
鞅变法
目的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废除____,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____,建立县制等
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北魏孝文
帝改革
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内容实行俸禄制,推行____、三长制;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意义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王安石变
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袭扰
目的____
措施在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推行变法
评价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而被废止
张居正改
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内容____,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死后,除____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2022-09-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历初年,雇佣劳动广泛使用,货币地租逐渐盛行,“风俗侈靡,官民服舍﹐俱无限制”,“或越礼犯分而恬不知畏”。嘉靖(1552年)以来,当国者或“政以贿成”,或“务一切姑息之政”,“吏不恤民,驱而为盗”,而“边事久废”,“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国匮民穷。隆庆二年(1568年)到隆庆三年(1569年),国家的预算是收入250万两白银,而支出超过400万两白银。到万历初期,国家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张居正当政后,在吏治、财税、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官僚贵族、地主豪绅的现实利益,也没有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张居正生前声名显赫,然而其病逝后不久,明神宗就对其进行了彻底清算﹐废除了改革,最后落了个人亡政息的结果。

——改编自袁穗仁《论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借鉴》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后期,以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各阶层对立日益严重,农业作为封建王朝经济支柱产业已是风雨飘摇。这些都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与集中。……张居正的改革从土地改革开始,涉及税赋、农商、吏治等多个方面。

1582年,张居正去世当年,朝廷库存余粮可满足九年之需;中央与地方的国库存银超过1000万两白银。与此同时,农村富余人口进入城市填补了工商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空缺,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商品社会的形成,加上货币地租的出现,这些都符合和有利于封建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事实。但改革只是统治集团为延缓王朝衰亡而不得已作出的暂时性利益让步,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已不适合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体制。

——摘编自锁强一《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与措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据此可知,“一条鞭法”的实施(     
A.解除农民的劳役负担,稳定了农业生产B.简化赋税征收手续,杜绝地方官员贪腐
C.农民彻底获得自由,促进了手工业发展D.赋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遭受商人盘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