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课吏馆原本是各省为候补官员设立的学习机构。湖南巡抚陈宝箴于1897年将课吏馆纳入湖南维新大业,他认为,外患日亟、国运不昌之际,要想有所作为,“其要者,在懂吏治、辟利源,其大者在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同年十二月,梁启超上书陈宝箴,将“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视为“一切之根本”,而“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1898年,由署按察使黄遵宪拟定的《会筹课吏馆详文》刊发。改造后的课吏馆,最高负责人为“总理”,实质性的下设机构称为“问治堂”。……馆中各课分为六类:一是“学校”,凡兴学育才、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等等。二是“农工”,包括农桑、种植、工艺、制作,希以此养育民众、丰富物产,借此收复利权,提高与日见增多的洋货的竞争能力。三是“工程”,四是“刑名”,五是“缉捕”,六是“交涉”,“凡通商、游历、传教一切保护之法,均归此类。”课吏馆另有“馆规”,有学习制度等。……考核采用积分制,共分三类:“勤业”“善问”“进益”。每人均按上述三类计分,列入表格,每月以90分为合格。

课吏馆新定的章程,既有对旧有制度的合理吸收,更多的是结合维新需求而作的改弦更张。……可惜事与愿违,办理不善”“未闻实效八字几乎成了戊戌维新时期湖南课吏馆的定评。随着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的辞别,湖南维新事业很快跌入谷底,紧随其后的便是政变发作,各项新政摧毁殆尽,课吏馆也因早产而夭折。

——改编自张求会《近代湖南课吏馆初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湖南课吏馆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图画体操合计
课时545193611112088410177
表反映了清末教育新政(     
A.顺应时代发展潮流B.带有殖民地教育的色彩
C.培养维新变法人才D.固守传统儒家教育理念
2024-01-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1902年江南乡试部分考生答卷某题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人数对“治外法权”的理解
24人大体懂得其为来华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裁和地方官管辖审判之特权
6人视之为一种中国管辖和审判来华外国人的正当法权
7人含糊不明
A.知识分子投身救亡运动B.传统选官制度受到时代冲击
C.社会变革缺乏群众基础D.科举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2023-02-02更新 | 313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七地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下表,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晚清时期(     
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单位:百万两白银)
1849年1893年1908年
土地税32.835.6102.4
杂税6.565.0
盐税5.015.345.0
国内关税4.71.16.7
海关14.732.9
厘金17.140.0
总计42.590.3292.0
A.推行新政加剧社会矛盾B.农耕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C.政府财政危机彻底解决D.出口贸易数量不断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书,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据下可知,戊戌变法
类别颁布新法改革旧制
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
经济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工商业发展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裁汰旧军
①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④引起中外势力的一致反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1904年科举)。据此可知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A.因循守旧脱离时代的需要B.呈现出一定的实用化倾向
C.缺乏明确的选人用人标准D.奉行"中体西用"的理念
8 . 下表为百日维新之前提出的各类变法方案。
时间人物变法要求
1897年12月16日严修《奏请设经济专科折》
1898年1月17日荣禄《参酌中外兵制设立武备特科》
1898年1月27日严复《拟上皇帝书》
1898年1月28日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
1898年2月10日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
1898年5月22日张謇《农工商标本急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变法措施已在全国推行B.朝廷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C.维新变法形势不断发展D.军事改革成为变法重点
9 . 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内阁/厂卫/司礼监/监察御史   ②|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
③|驰道/朝议/郎中令/御史大夫   ④御史/腹里/宣政院/土司制度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2020-02-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民间清廷
1906立宪派积极宣传立宪,要求迅速加以实行宣布预备立宪
1908各省政团纷上书请速开国会定以九年为实行之期
1910各省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进请愿许三年后开设国会

A.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B.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
C.立宪风潮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
D.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