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相关条约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2 .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与民族扩张,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90年代

戊戌变法运动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光绪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学者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并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文学等
(2)概括上述表格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并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就毅然决然地率先发起抗战的号召、动员,并在东北地区组织开展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推动局部的抗战逐步转向全民族的抗战。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睨于墙,外御其辱”的胸怀,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血腥屠杀的仇恨,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在长期艰苦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地点意义
上海、嘉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遵义会议遵义
中共七大延安
北京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大北京


(1)根据材料一和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B的信息补充完整。
(2)在材料二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成,填写①—⑥的信息。
4 . 对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1842年,清政府与英方商定,遇到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的交涉案件,英国商民英自理民由内地力。清政府认为达是“让光人管理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1900年之后,清政府多次向英国提出修约,旨在收回领事裁判权,未果。
1902年初,清政府与英国商定,待中国整顿律例并与各国律例一致,并且完善司法制度后,英国同意放弃领事裁判权。随后,日、美等列强亦允诺待清政府完善司法后放弃领事裁判权。4月,清政府颁发修律上谕,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着手法律的修订。

A.清政府的司法主权意识逐渐加强B.戊戌变法是清政府政治变革转折点
C.列强主动地推动清政府变革法律D.义和团运动迫使列强放弃侵华特权
2022-12-1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材料三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BC
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D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03-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与民族扩张,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
90年代
戊戌变法运动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光绪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学者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并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文学等

(2)概括上述表格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材料三


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内(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八一宣言》

1936年,中共为逼蒋抗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7.8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如何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什么核心思想主张?该主张提出的重大背景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李鸿章陈独秀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022-01-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则尤中土医工所未逮者。时人称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来未有之奇变也。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仿效西法,“请求化学以精泡制”。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医学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奇变”的背景。
(2)以“应对挑战一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对材料二中的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2-16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根据《虎门条约》,英国人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后来,所租住的地区发展成为租界。根据下列表格,可以得出
同治十一年《申报》载:“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 “居民王阿呆等10余人,违反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经巡捕劝阻不听,各被拘留一天。”
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
“租界内警察之权,管辖道路之权,及其余界内一切施政事宜,悉归日本领事官管理。”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礼堂所备证书,由证明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①租界的市政管理规范,呈现出法制化的特点   
②租界成为近代物质文明的传播地   
③租界是列强在华的侵略据点,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④租界传播了新的社会习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主要影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A
1901年英美等11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辛丑 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 正当要求 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1949年新中国制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则 赢得世界进步力量支持
1949年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等方面不至 于孤立
1953年B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增强了亚非人民团结,形成了“万隆精神”
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 以来制定了坚持对外开放,奉行不结盟等更加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促进中国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
2001年C丰富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际关系等

(1)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表格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趋势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2020-05-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