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对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解读。
2 .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B.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3 . 据陈代卿《庚申畿辅纪变略》对咸丰帝出逃之事的记述:“旬日之间,所见所闻,可愕可笑者,不知凡几,真奇变也。”另据赘漫野叟《庚申夷氛纪略》记述:“予昔见浙东之兵,未尝与夷人战,风闻辄逃,心痛恨之。不料此种情形,复见于今日。若论误国之罪,今更胜于昔也。可哀哉!可恨哉!”这反映出二者(     
A.斗争精神的高涨B.媚外观念的凸显
C.自强思想的萌发D.忧患意识的增强
4 . 如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格。这反映出(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5211
18646331
18735813117

A.税务部门工作日趋复杂繁重B.中国的海关税务日益近代化
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D.西方列强在华竞争日趋激烈
2022-11-19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5 . 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写道:“我们……第一次进入这片园林时,它使我想起了神话故事里的魔幻王国。10月19日,我们离开圆明园,留下了一片废墟。”材料中的“我们”是(  )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英国和日本
6 . 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个是指外国。如表是清代官方史书《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清政府(     
时间类别嘉庆朝(1796—1820年)道光朝(1821—1850年)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74141278
外国同义之“外洋”41925148
A.统治危机不断加深B.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D.彻底摒弃天朝上国观念
7 . 鸦片战争以前的外交,是基于朝贡体系的外交,“夷狄”按时朝贡,表示对天子的忠诚。《南京条约》签订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外交逐渐不再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而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转变(       
A.避免了中国主权方面的丧失B.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C.导致中国对外交往处于被动D.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历史英国等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未能达到____合法化的目的
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被拒绝
过程开始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展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
结束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____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
结果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瑷珲条约》
影响主权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
性质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09-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的加剧和八国联军侵华-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的传统中国是一个自以为世界中心的封闭体系,其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都把自己凌驾于万邦之上,而把周边地区的国家和部族视为“藩属”或“夷狄”。这些藩属国必须按时向中央王朝“进贡”,得到本朝天子的“册封”后,才能取得合法统治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图式的“华夷秩序”。美籍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夷务或商务”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材料二   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国的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外交“华夷秩序”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10 .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意识到变革政治的必要性B.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冲击
C.作出反对修约的外交姿态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2022-08-28更新 | 78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