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对外称词的演变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材料   对外称词的演变

1860年前1860年后
红毛,红毛番,红毛番种,西夷,洋夷,西洋夷,番人,他国夷,外夷西洋人,西国人,欧人,洋人,西人,西土,洋妇,洋客,外国人
西夷,各夷,诸蕃,杂蕃,外夷泰西,西洋,西方,各国,诸国,列国,外邦,外洋,外国,外城
海外诸番西洋各国,欧美各国,西洋国,泰西诸邦
英夷,法夷,米夷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
夷船,夷舶,夷炮洋船,洋舶,洋炮
夷学,夷技西学,西法,洋技
夷政,夷俗西政,西俗
夷情,夷务,夷事西情,西事,洋务,外务
华夷,夷夏中外,中西

——据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


请根据上表,概括指出1860年后中国对外称词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4-01-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 .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到东北地区谋生。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内地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1860年取消禁令,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沙俄不断侵蚀中国东北边境
C.日本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中国对外政策日益走向开放
2024-01-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B卷)
4 . 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每年输出金额仅在150万英镑左右。英国下院一份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     
A.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攫取对华合法走私鸦片权
C.迫使清朝接受协定关税D.使清朝主动开放五口通商
5 .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料白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这表明(     
A.清政府初步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B.商战成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中心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D.西方列强舆论左右外交发展
6 . 如图所示为晚清海关收入情况(单位:两)。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B.海关自主性不断提高
C.封建自然经济趋于瓦解D.与世界联系有所增强
2023-12-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III)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880—1893年俄国商人通过中国汉口向俄国输出茶叶情况简表。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输出量/千克年份输出量/千克
1880219786118876066059521
18813259016 1888811693088276
18824393231188983799198102
18834932000189010839124275
18845298476189111826524434
1885403276443718927726026630
18866232960436189310494593218
A.俄国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B.近代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汉口地区种植的茶叶受到俄国人欢迎D.近代企业凭借茶叶经营获取利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2023-12-28更新 | 23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如何称呼来自遥远欧洲的人群,在近代中外交涉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1832年,中国官员在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的批文中按惯例称为“该夷船人……”,英国船长认为“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为此大为光火。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也指出“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并明确提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材料二:1895年,面对大国地位的衰落和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改良派和革命派以各自的方式展开救亡运动。1895年发生或萌发的诸多事件,加速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对近代中国有着多重意义。

——摘自孔亭《1895年:近代中国的多重意义》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对欧洲国家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改良派和革命派各自开展的救亡运动,分析它们在“加速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上的意义。
2023-12-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格兰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清初统治者将华侨视为“背弃祖宗庐墓、自外王化”的“弃民”。对荷兰大肆屠杀华侨的暴行不闻不问。19世纪70年代初,秘鲁华侨受到大规模迫害,清政府立即与秘鲁政府交涉,并派官员前往该地调查取证,1874年与秘鲁订立“查办虐待华工专条和商约”。清政府对待华侨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家实力提升重视海外利益B.固守传统朝贡贸易体制思维
C.政府改变传统认识关注华侨D.近代外交意识唤醒催生国威
2023-12-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