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总理衙门设立初期的部分职能及其原来的归属部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职能原归属部门
简拔出使大臣、海关道(官职名)吏部
指拨海关税收、出洋经费等财税出纳户部
处理列强行使领事裁判权的争议和教案申诉刑部
A.中外交往的频繁化B.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C.决策中枢发生异化D.相权得以变相恢复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抵抗侵略的行为
A.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和全力支持
C.表明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展示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
3 . 1861年,在上海成立了由外籍人士担任总管的海关总税务司署,掌管全国海关关税、行政及关员任免等事务,归总理衙门管辖。1865年清政府令司署迁至北京,这一迁址表明当时
A.西方列强加强了资本输出B.国家主权意识显著增强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政府主导了洋务运动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
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2020-05-22更新 | 524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央所有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外来侵略威胁清廷统治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
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6 .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24更新 | 605次组卷 | 24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圆明园的“两度劫”分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期间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为国内消费进口了454.5万公担棉花、4842.1万磅亚麻和大麻。至1870年进口棉花增加到983.6万公担,羊毛增至1.71亿磅,亚麻和大麻增至590万磅。”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了。“兰开夏棉织品的输出额从1843年的十四万一千磅增加至1854年的一百万磅。”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竞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试论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英国的本色棉布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下降57%,五十年代末,它在天津市场上的售价,按尺码计算,虽然低于土布的1/3,但是按重量计算,同样宽的土布每码要高出洋布差不多87%。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天津的洋布价格甚至“仅有土布价格的一半”,但即便如此,也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购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织的土布”。

——摘编自《为继续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商品在华销售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产生的原因。
9 . 下面是近代清朝外交中心城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官职(机构)的变化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B.清廷主动适应世界形势
C.经济中心的逐渐转移
D.对外战争失败后的反思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