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8年夏,苏俄政府为了集中力量粉碎敌人绞杀新生人民政权的企图,实行了某种经济政策。但该政策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表现出社会主义初期实践在模式选择上的幼稚性。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种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苏】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列宁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斯大林“新型现代化途径”的特点并指出其积极影响。
2023-07-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兵力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材料三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社会需求。

——《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从苏俄到苏联,实施了哪些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2023-07-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9年,为整顿城乡交换,苏维埃政权颁布粮食征收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义务按照固定的价格将全部剩余农产品交给国家,禁止粮食和其他必需品的私人贸易。这说明当时苏俄(     
A.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B.全力保障国内战争的胜利
C.农业集体化已基本实现D.政权的阶级基础发生变化
2023-07-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政府规定:一切余粮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粮食一律由人民委员会负责经营,禁止私人买卖;加速对各工业部门大企业的国有化;凡是雇工10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机械、雇工5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由国家对布匹、食盐、火柴、靴鞋、肥皂等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

材料二   苏俄政府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及其他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凡工人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人数在10人以上,没有机器的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停止国有化,并鼓励私人资本创办企业。

——以上材料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材料三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如果自己国内不能出产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就不可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停留在这个阶段就等于让自己隶属于世界资本。

——《斯大林全集》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苏俄政府对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三回答,斯大林制定了什么样的工业化方针?依据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苏俄陷入长达三年的内战中。面对此险恶形势,苏维埃政府决定(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农业集体化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8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28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是列宁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用无产阶级国家下命令的办法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
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③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
④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A.②①④③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比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摘编自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1931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代表性举措,简述后来“实行急剧的转变”的重心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述实行“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的苏联模式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