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苏联1932年和1937年工业生产人员情况表,据如表可知,苏联(     
1932年
(千人)
1937年
(千人)
1932年
(100%)
1937年
(100%)
普通工人600779247578
工程技术人员42072257
职员70064996
学生和低级服务人员不详不详119
A.工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工农业发展失衡局面加重
C.经济发展政策脱离现实D.经济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9—1932年,苏联出口产品主要是粮食、木材、石油、矿石、毛皮,进口产品主要是机器设备。1931年全世界出口机器设备的1/3都是发往苏联的;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苏联解决了工业化资金技术问题B.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契机
C.苏联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D.苏联打破了帝国主义的遏制政策
2023-08-28更新 | 15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9月,苏联成立了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其管理的生产主体是原隶属于苏联中型机器制造人民委员部的企业,后来又陆续从其他人民委员部接收了一大批企业,从而使坦克及其他装甲武器生产的诸多必要生产环节都被统一于该部系统内。1942年,该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使复杂的管理工作有了制度和条例上的保障;还建立了自己的培养体系,缓解了工程技术人员缩减的问题。苏联政府还给予了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员工特别生活援助。由于推广了新的组织方法和工艺,苏联的坦克产量在战争期间大幅提升。1944年苏联坦克的出口量接近1940年的3倍,为苏德战场以外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直接的贡献。战争的几年中苏联先后研制出了27种新型装甲坦克技术装备,主战坦克经历了由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到重型坦克的发展过程。

——摘编自张广翔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坦克工业》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建设坦克工业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建设坦克工业的影响。
2023-08-16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但苏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且重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国家通过压缩消费基金的比重、调整税收、发行公债、减少农业投入、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和管理干部等方式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1929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据优势地位,占比达54.5%,1932年增加到70%,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循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要重视增产节约,“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我们要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以人为本、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及工人群众、领导千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使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的特征,并简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毛泽东不同于苏联的主张,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对我们的启示。
2023-08-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同时苏联从西方国家引进了800多个大型技术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部门,包括了大量苏联工业体系的骨干企业。这是由于(     
A.西方不再坚持意识形态的对抗B.新经济政策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
C.经济危机为技术引进创造条件D.苏联成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6 . 关于重工业在苏联国家工业化中的地位,1933年,斯大林说:“五年计划的基本环节就是重工业及其心脏-机器制造业。”1946年,他又说:“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我国共产党从发展重工业开始”。由此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旨在(     
A.保障社会主义的公平B.抵制西方的经济渗透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2023-07-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3-1998年世界主要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据如表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     

国家或地区

年份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6

1.50

3.49

-1.10

0.89

8.05

2.34

0.76

4.08

1.78

-0.60

2.00

5.60

A.东欧和前苏联、日本、西欧、中国B.日本、美国、中国、西欧
C.中国、美国、东欧和前苏联、西欧D.东欧和前苏联、中国、美国、日本
2023-06-25更新 | 189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苏联漫画《例行的袭击》。漫画中几十名全权代表被上级派到集体农庄,争着向正在工作的收割机司机下达各种“指示”,司机表情困惑。该漫画反映了(     
   
A.苏联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苏联农业生产水平迅速下降
C.斯大林模式下的官僚主义弊端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9 . 下表是1951—1955年以及1971—1975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产品种类

1951—1955(单位:种)

1971—1975(单位:种)

增长倍数

电工设备

206

2645

12.8

仪器、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技术设备

386

4816

12.5

化工设备和泵类空气压缩设备

223

1450

6.5

农业机器

322

510

1.6

轻工业设备

421

577

1.4

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延续了斯大林模式特点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实现
10 . 1941—1945年间,在苏联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收入中,以谷类和土豆计算的实物工资有下降趋势,农民个人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则显著增长。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中市场机制的调节B.苏联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二战推动了苏联政策的调适
2023-05-0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